1 / 63
文档名称:

路基路面工程第七章路基路面排水.ppt

格式:ppt   大小:1,631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路基路面工程第七章路基路面排水.ppt

上传人:pazhuzhen 2022/8/22 文件大小:1.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路基路面工程第七章路基路面排水.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章 路基路面排水
第一节 路基排水的意义和一般原则
一、路基排水的意义
保持路基材料的强度、稳定性,进而保持路基的稳定性
二、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详细划分流域;
)蒸发池

蒸发池是在气候干燥地区的排水困难地段,于公路两侧每隔一定的距离,为汇集边沟流水,任其蒸发所设置的积水池。

(1)气候干旱、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沿线的集中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排除地表水。
(2)蒸发池与路基边沟(或排水沟)间应设排水沟连接。蒸发池边缘与路基边沟距离不应小于5m,面积较大的蒸发池不得小于20m。池中水位应低于排水沟的沟底。
(4)蒸发池的设置不应使附近地面形成盐渍化或沼泽化。
(3)蒸发池的容量应以一个月内路基汇流入池中的雨水能及时完成渗透与蒸发作为设计依据。每个蒸发池的容水量不宜超过200~300m3,蓄水深度不应大于~。
(八)油水分离池
路基排水沟出口位于水质敏感区,且所排污水水质不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9878)中的规定时,可设置油水分离池。
(九)排水泵站
路基汇水无法自流排除时,可设置排水泵站。
更多用于城市道路雨水处理
二、地下排水设施
(一)暗沟(管)
(管)的功能
用于排除泉水和地下集中水流,是设置在地下引道水流的沟渠,无渗水和汇水作用。

(2)市区街道污水管或雨水管,以及公路有中央分隔带时弯道处的排水设计也可采用暗沟或暗管排除积水。
(1)当路基范围内遇有个别泉眼,泉水外涌,路线不能绕避时,为将泉水引至填方坡脚以外或挖方边沟,加以排除,可在泉眼与出口之间开挖沟槽,修建暗沟。
(3)暗沟造价一般高于明沟,同时,如果一旦淤塞,疏通费事,甚至需开挖重建。因此,设计时必须与修建明沟方案进行经济比较,择优选用。
(4)暗沟沟底纵坡建议不小于1%。如出口处为边沟,暗沟底应高出边沟最高水位20cm以上,不允许出现倒灌现象。
(5)采用暗管排水时,管底纵坡建议不小于%,出口条件同上。

(1)在路基填土之前,或挖出泉眼之后,按照泉眼范围大小,剥除泉眼上层浮土,挖出泉井,砌筑井壁与沟壁,上盖混凝土(或石)盖板。井深应保证盖板顶面的填土厚度不小于50cm,井宽b按泉眼的范围大小决定。高h约20cm,暗沟宽20~30cm。如沟身两侧为石质,盖板可直接放在两侧石壁上。
(2)过水暗沟,,也可采用混凝土水管。
(二)渗沟

采用渗透方式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将水排至指定地点,此种地下排水设备统称为渗沟,它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

渗沟尽可能与地下水流向相互垂直,使之能拦截更多的地下水。
路线所经地段遇有潜水、层间水、路堑顶部出现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或路堑边坡稳定,则需修建渗沟将水排除。
填石渗沟的底坡应大于1%,带有沟管的可以放宽道%,渗沟内的最大流速一般不应超过1m/s.
截断路堑层间水的渗沟
拦截潜水流向路堤的渗沟
降低地下水位的渗沟
(一)渗井
1. (排水)渗井的功能
渗井的作用是将地面水通过竖井,渗入地下排除。
2. 渗井的布置和使用环境
(1)路线穿过雨量稀少地区的村落或集市,路线高度与原地面相仿,因建筑物障碍不能贯通边沟,而距地面不深处有渗透性土层,且地下水流向背离路基,地面水流量不大,此时可以修筑渗水井将边沟水流分散到地面1. 5m以下的透水层中,使之不致影响路基稳定。
(2)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立交桥下的通道,路线为凹形竖曲线时,如通道路基下层有良好的渗水性土层,则可于凹形的最低部位设置渗井,井口宽可取,与一般雨水井同,上盖铁蓖盖板,总宽与通道宽相等,使低洼处积水由渗井排走。
3. 渗井的构造
上部构造:渗水井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路基表面的流量,一般可采用直径为的圆井,或的方井。渗水井的顶部四周(进口部分除外)用粘土筑堤围护。顶上也可加筑混凝土盖,严防渗井淤塞。
上部构造为集水结构,下部为排水结构。
下部构造:渗水井的下部,必须穿过不透水层而深达渗透层。井内填充材料用碎石或卵石,上部不透水土层内填充砂和砾石。透水性土层离地面较深时,可甩钻井机钻孔,但钻井的直径不应小于15cm,有时可达50一60cm。
a)渗井构造
b)渗水扩散曲线
第三节 路面排水设计
一、路面表面排水
(一)路面表面排水的目的
路面表面排水的主要目的是迅速把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排走,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
(二)路面表面排水的方式
、汇水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