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软件测试规范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1目的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以作参考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记录》.
验收测试
>按照项目计划规定的验收测试进度安排进行测试准备
>在验收测试前,各项内部的测试活动都受到监控并争取执行
>按照集成测试用例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
>集成版本满足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要求
如软件测试规范
如软件测试规范
第6页,共3页
第7页,共3页
>提交的数据库脚本样本需要完整,没有冗余数据
>在集成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解决,各级缺陷修改率达到标准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都已经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性能需求指标
>提交阶段性测试报告,包括功能和性能测试报告
>所有文档齐备完整
>软件产品通过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业务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
>测试部提交文档: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分析报告
>所有测试项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致命错误:无
■功能错误:无
功能缺陷: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测试负责人审核通过
界面缺陷: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测试负责人审核通过
建议: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测试负责人审核通过
>以上几项其中之一不满足要求,视为不合格在产品交付和用户验收之前,通过验收测试来确认在规定的使用环境下整个产品的运行情况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在产品交付之前,由指定的验收负责人组织制定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主持验收。
验收测试过程应形成《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将软件部署到用户实际生产环境后,由于环境差异,需要在用户现场进行确认测试,保证系统功能、性能完备,可正常运行。测试内容:
>根据软件系统规模,准备现场测试用例,涵盖所有重要功能点,若规模小,需要将全部功能点全部测试一遍
>对于后台已定义好的工作流、功能栏目路径以及用户信息等数据,不可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新增的测试数据也需要在测试完成后给予清楚
>重点检查上传、下载的数据是否可以正常的打开或保存
>确认界面美观,基本信息和链接无错误
>考虑用户实际的软件环境和网络环境,以客户端最为复杂的软硬件环境作为测试机器,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出现
如软件测试规范
如软件测试规范
第6页,共3页
第7页,共3页
>针对前期发现的bug进行回归测试,以保证发布版本为最新版本
测试点
将测试模块分解成多个功能点,测试点应涵盖功能点,也涵盖了正常测试和异常测试。
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包括界面输入数据、数据库的初始数据及其他外部输入数据。特别是数据库的初始所需属性一一列出,全面是指:数据能达到模块所涉及的全部功能,典型是指这个数据能充分反映功能特点。
测试描述
描述测试步骤,包括:操作员所执行的动作(包括鼠标、键盘、加载外部数据等操作);系统的反应,包括:光标定位、光标聚焦、显示字段值、按钮的封闭和放开、功能键的封闭和放开、系统提示和系统消息等。
预期输出数据
按准备的输入数据和设计要求的处理过程,模块应输出的数据。输出数据包括:屏幕输出数据、输出到数据库的数据、输出到其他外部介质上的数据,并指出断点结果或最终结果.
填写本测试点程序运行后的实际输出。
程序运行后,实际输出结果和预期输出结果一致时,为正常,否则为不
正常。
如软件测试规范
如软件测试规范
第8页,共3页
第7页,共3页
填写本次测试的结论,是合格或不合格。若不合格时,应总结存在的问
题,可以让修改者一目了然.
缺陷管理
缺陷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针对软件产品和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或可能会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缺陷应该具备以下属性,也就是往缺陷管理库或者缺陷列表中提交的缺陷应该具备以下属性:
属性名称
描述
缺陷标识
标记某个缺陷的一组符号,每个缺陷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缺陷类型
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种类
缺陷验证程度
因缺陷引起的故障对软件产品的影响程度
缺陷所处的模块或子系统
缺陷分步的模块或子系统
缺陷出现几率
指发现错误的几率
缺陷的重现步骤
详细的缺陷重现步骤
附件
与缺陷相关的附件(截图、附件、用例等)
备注
对缺陷的其他描述
如软件测试规范
如软件测试规范
第14页,共3页
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