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文档名称:

跨文化商务沟通.ppt

格式:ppt   大小:2,884KB   页数:8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跨文化商务沟通.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8/23 文件大小:2.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跨文化商务沟通.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跨文化商务沟通
第1页,共81页,2022年,5月20日,10点45分,星期三
跨文化商务沟通(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是近期向中国读者引入的一门新学科,它以新的概念,从新的视角际上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他们共同构成了后来的汉族,或是后来汉族的共同来源。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确切地说,应该是古代意大利),也有他们各自的三大人类集团或种族。与希腊人相比,古意大利的原始人群更多也更复杂,他们分别是指拉丁人、萨贝尔人和埃特鲁斯坎人。
第7页,共81页,2022年,5月20日,10点45分,星期三
奴隶制社会后期,罗马人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罗马帝国。罗马人把居住在罗马帝国北方的外族部落称为“蛮族”。这些外族部落人数最多的是克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而这时的日耳曼人,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到了公元1世纪至3世纪,各日耳曼人部落开始结成联盟,其中较大的一支就是法兰克。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从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衰落下来,罗马帝国摇摇欲坠。与此同时,被当时中国汉朝打败的匈奴人的一部分,经中亚向西迁徙入侵欧洲,引起了连锁反应式的“民族大迁徙”,很多外族部落纷纷迁移到罗马帝国境内。外族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将罗马帝国瓜分。
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兰克人,也乘这个大动荡的机会,侵入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法兰克王国。这时的法兰克王国,正在瓦解过程中的氏族制度同原罗马帝国境内日益发展的封建因素相结合,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
第8页,共81页,2022年,5月20日,10点45分,星期三
以法兰克王国为主要代表的日耳曼人建立起来的各个王国,在公元5世纪将过去的不成文的****惯法编纂为成文法典。由于日耳曼人各部落的****惯大同小异,所以各王国的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大体相同的。日耳曼法同罗马法一样,对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日耳曼法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人的权利义务要受到家庭和氏族的制约。后来的法学家称日耳曼法的这个特点为“团体中心”,以区别于尊重个人意志,严格保护私有财产。以个人为中心的罗马法,这种“团体中心”的倾向,在日后的日耳曼民族的历史上,仍可见到它的踪影。
日耳曼法中没有抽象的法规,只有针对具体生活关系规定解决具体案件的规则。一个案件的判决不仅解决这个案件,而且也是以后审判同类案件的根据。这些判例汇集起来,就构成了日耳曼法的法典。
第9页,共81页,2022年,5月20日,10点45分,星期三
法兰克王国连年不断地发动战争,使自己的领土扩张得很大,几乎相当于现在的西欧。但好景不长,这个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础上的王国,于公元843年分裂成三个部分:法兰西王国、德意志王国、意大利王国。 法兰西王国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和典型代表。在法国,封建庄园代替了过去的农村公社,成为封建社会的基层组织。庄园土地属封建领主所有,国王、教会或大领主拥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庄园。
第10页,共81页,2022年,5月20日,10点45分,星期三
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祖先来自欧洲大陆,是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人、萨克森人。今天的英国人称他们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代,这些来自欧洲北部的人说的就是最早的古英语。大不列颠岛的土著居民是来自比利牛斯半岛的伊比利亚人,他们以创造了巨石文化而著称。后来,克尔特人中的不列颠人、别尔格人等从大陆进入大不列颠岛,同化了土著居民。从公元5世纪起,盎格鲁人、萨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他们同化、消灭了一部分克尔特人,将另一部分克尔特人驱赶到西南和西北部的山区。他们是今天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的祖先。9世纪,丹麦人对不列颠的侵略,促进了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形成。1066年,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征服了不列颠,他们在英法百年战争后融合在盎格鲁-萨克逊人中。
第11页,共81页,2022年,5月20日,10点45分,星期三
《周易》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模式
中国的思想文化渊源离不开儒释道。释,即佛,是外来的。儒道是本土的。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一半“出世”,一半“入世”。儒家和道家的观点尽管不同,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却是相同的,即都是一种以阴阳为代表的辩证思维。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各朝代在鼎盛时期的政事治理上,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即“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也就是说,自汉唐以来,内在的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老之学,来自《易经》。
《易经》以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世界,并称 “一 阴一阳谓之道”。这就是把阴阳的矛盾看成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清朝的大学士纪小岚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经反复思虑,还是把《周易》放在“经部”的首位,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因为《周易》代表了“中国式的思维”,渗透到了 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人的人生、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