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桩基工程检测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桩基工程检测方案.docx

上传人:1660287**** 2022/8/24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桩基工程检测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桩基工程检测方案
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款规定,参加统计的试验 桩(即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 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值。对桩数为3尽量重锤低击。检测时宜 实测每一锤击力作用下桩的贯入度,为使桩周土产生塑性变形,单击贯入度宜为2〜 6mmo检测时用吊车将锤吊起,用脱钩器使锤自由式下落,冲击桩顶,用安装在桩下 两侧的两对应变计和加速度计拾取桩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的反映信号,用RSM-PDT动 测仪记录分析。
传感器安装
在桩顶下桩侧外表分别对称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式力传感器两对,直接测量 桩身测点处的响应和应变,并将应变换算成冲击力。按规范要求,传感器分别对称安 装在距桩顶2D的桩侧外表处(D为桩的直径),应变传感器的中心和加速度传感器中 心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cmo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时间歇时间一般应控制在28天。考虑工期等因素时,可在桩身
强度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低应变动测结果判 定),根据土层因素适当调整间歇时间。
六、低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动测原理
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阴差阻 异的界面(如桩身面的变化、桩端等部位)时,在该处的将发生反射波,经接收大、 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号,以判断桩身完整性并据此计 算桩身波速。
测试方法
在桩顶放置加速传感器,接收锤过程中产生的加速信号,通过信号接收处理系统 放大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付给微机,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以后,判断每根桩的桩 身完整性(包括失陷类型和失陷位置)。
传感器采用的是加速传感器,粘结时采用高浓度黄油,粘结层可能薄。传感器安 装点在距桩的中心约2/3半径处,安装时应与桩顶面垂直。桩身完整性按表2判定:
桩身完整性表判定一览表
类 别
时域信号特证
幅频信号特证
桩身完整性分析原 那么
I
2L/C时刻前无失陷 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桩底谐峰排列基本 等间距,期相邻频差
/ $ -c/2L
桩身完整
II
2L/C时刻出现轻微 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桩底谐峰排列基本 等间距,期相邻频差 / § =c/2L,轻微失陷产 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 之间的频差/ $kc/2L。
桩身有轻微失陷, 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
力的正常发挥
III
有明显失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n类和w类 之间
桩身有轻微失陷, 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 响,是否需要加固处理 由设计院根据工程地质 条件及情况决定。
IV
2L/C时刻前出现严 重失陷反射波或周围性
失陷谐峰排列基本 间距,其相邻频差
桩身存在严重失 陷,必须进行处理
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 无桩底反射波:
或因桩身浅部的频 大幅减波动,无桩底反 射波
/ 0 kc/2L无桩底谐振 峰,无桩底谐振峰。
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采用美国PDL公司生产的桩身完整性动侧仪。
七、桩头处理及有关事项
对做静载试验的桩头甲方应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方法如下:距桩项1倍桩径 范围内,用厚度为4mm的钢套筒侧限。
为了确保检测时锤击力的正常传递,获得合格的信号,检测前必须对未满足超灌 要求的桩头进行加固处理(桩基浇筑时已超灌留置扩头的桩除外),具体要求是:
1、根据工程基桩的施工情况,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及检测时吊装运输设备能进入场 地内靠近桩边吊装检测,除了检测场地内通路、通电外,对于要进行高应变法检测的 基桩要求进行小范围(平面直径3m左右)开挖(单桩开挖)至桩头出露,以便于对未 满足超灌要求的桩头进行接长加固。
2、考虑到为了防止检测时重锤冲撞桩头造成原桩头的破损,同时也为了确保检测 时锤击力的正常传递,对所挖出进行高应变法检测的基桩,要求对其桩头进行接长加 固(桩基浇筑时已超灌留置扩头的桩除外)。对于桩未满足超灌要求或桩顶未有超灌扩头 的桩头接长加固段施工技术要求:
(1)检测桩原桩头顶面假设不够平整,或存在浮浆、软弱层或破碎层时,必须先予 以凿掉整平。
(2)在清理合格的桩顶上加做接长加固段,(d为桩 身直径)以上。接长加固段其顶面应水平、平整,顶面中轴线与原桩身中轴线应重合, 接长加固段应与原桩身垂直。
(3)原桩身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接长加固段顶部混凝土保护层之下(保护层厚度必 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水平)上。
(4)接长加固段范围内设置箍筋由******@100与主筋点焊,桩顶部范围设置3层钢筋 网片,间距100mm,网片规格4)******@100与主筋焊接。
(5)接长加固段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