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课件
自救、互救 与创伤急救
一、救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二、避难和自救器
三、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自救互救措施
四、现场急救
第一节 救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一、自救与互救的概念当立即自救(逃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抢救受伤人员,并通知煤气救护站、医院、消防人员到现场,然后再对事故进行处理。如果只是着火,可以渐关煤气阀门通人大量的氮气或蒸汽进行灭火,处理净残余煤气,将煤气可靠切断。若是爆炸后引起着火,可按着火事故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并严防发生二次爆炸。
发生煤气、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要沉着冷静,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具体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在地、面贴地面、屛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火焰和有害气体吸入肺部,用衣物盖严身体,尽量不要让皮肤裸露,以减少烧伤,同时迅速戴好防毒面具(面具就在身旁的情况下),弄清方向,沿避灾路线撤到新鲜风流中。若现场破坏严重或着火较大,无法撤退时,可以到支架较好的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
二、煤气着火事故时的救护措施
发生火灾后,位于火源上风侧的人员,应迎风撤退。位于火源下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中遇烟气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身边有的情况下),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下风侧撤出。如果距火源较近,且背后无逃生可能,在越过火源无危险时,也可迅速越过火源迎风撤出。
在有烟雾的楼道、巷道中撤退时,应尽量弯腰、低头前进。若烟大看不清或高温时,则应尽量贴着楼道、巷道底板撤退。在高温浓烟楼道、巷道中撤退时,应注意用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浇水,以降温防烧伤,或用湿衣物包头防高温烟气刺激。
总的原则:应尽快自身安全逃生;第一时间报警;无法撤退时,可以到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去营救别人;注意到安全地带,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三、煤气中毒事故时的救护措施
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管理失控、操作不当时容易发生事故。
工作时严格按各项管理规定去做,不在煤气区域休息、逗留,不乱动煤气设备,不冒险处理煤气设备故障。
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要沉着冷静,及时对煤气中毒事故进行现场抢救,减少事故伤害和损失,挽救中毒人员生命和防止事故扩大。要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迅速通知煤气救护站或医院、同时解开中毒者身上阻碍呼吸的物体,对其实施人工呼吸或体外心脏按摩,直到救护或医务人员到场抢救为止。步骤为:
1、将中毒者抬到上风侧安全的地方。
2、检查中毒者的精神状态,呼吸与心脏跳动,损伤,确定中毒者的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对于轻微中毒者(头疼恶心、眩晕呕吐等),可嗅醋酸或送医院治疗。
4、对于中毒较重者(意志模糊、呼吸微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应立即在现场用苏生器补给氧气,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送医院治疗。
5、对于严重中毒者(意志完全丧失、停止呼吸等),应在现场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初级心肺复苏)并和医务人员磋商抢救措施。
6、为便于中毒者自主呼吸,领扣、衣扣、腰带等应解开,湿衣服应脱掉,在寒冷季节应对中毒者采取保暖措施。
7、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必须通知现场负责人请医务人员到现场,医务人员未到之前应听从救护人员指挥。医务人员在现场时,应听从医务人员的指挥。
总的原则:
1、在煤气区域或作业中,凡有头痛、恶心浑身不舒服等症状,首先怀疑是煤气中毒,尽快逃生。
2、在自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佩戴防毒面具等),营救别人,绝对禁止盲目施救,扩大事故。
3、动作迅速,防止着火、爆炸事故发生。
四、触电事故时的救护措施
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昏迷、痉挛,直至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险象,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如果未见明显的致命外伤,就不能轻率地认定触电者已经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施行急救。有效的急救在于快而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多数触电者是可以复活的。
发生触电事故要当机立断地进行急救,基本步骤是:
1、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拉开闸刀、保险盒等。如果电源开关离事故现场较远,则应迅速利用现场附近的一切绝缘物(如绝缘杆、干燥的竹木器、麻袋、毛织品、皮带、绳子、瓷器、塑料制品、玻璃器皿等)去挑开,使触电者与电器、电线脱离接触,或者站在木板或木凳上拉住触电者的干衣服,使其脱离电源。切不可赤手接触触电者的肉体,以免救护者自己触电。分开了的电器上仍然带电,要切实防止现场人员再次触电。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将其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上衣和腰带(注意保暖)立即进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