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2 —
武汉的发展历程集合3篇
历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ì chéng,指体验过的事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汉的进展历程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武汉的进展历程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留。”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而杜甫的体验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浪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情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结果一次相见。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成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四处潜悲辛”的生活,结果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护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讥讽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出名,标志着他体验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熟悉达成了新的高度。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6 —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自身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大气陈词,为典型的学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对比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出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6 —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贫交行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春望》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8 —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有一天,杜甫又缠着姑母讲故事。姑母说:
“咱们杜家出过大量名人,晋朝出名大将杜预(他的故事,请看本全书第12集)就是我们的第十三代远祖。他打仗有勇有谋,为朝廷立过大功。百姓们还编歌谣称赞过他呢!”
真了不起!”杜甫翘起大拇指称赞道。“你爷爷(杜审言)是个著名的诗人,他写的诗,受到过皇上的奖赏,人们都夸他是个才子。” 这些故事给杜甫很大鼓舞。他刻苦读书,好学苦练,七岁的时候,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咏凤凰》。有一天,他把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拿给父亲看,恰好有两位客人来访。他们也很有兴致地看起来。“如此佳作,就像出自班固、扬雄(都是汉朝出名的文学家)的手笔呀!”客人们看完后说。 从这以后,这两位客人经常向人们夸奖杜甫,还带他到精通音律的人家做客,听当时出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的绝妙音乐。这对他的影响很大。杜甫一生写诗都特别讲究技巧,反复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