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教案.doc

上传人:夏天教育 2022/8/25 文件大小:3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消息二则精品
教案
教学目的
课题消息二则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派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外时事,获取各样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能够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入味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
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开头的“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渡过长江”是导语部分,导
新语以下是主体部分。
,找出本则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我三十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子夜开始
地址:芜湖、安庆之间
原因:公民党反动派碰到人民解放军恰似一触即溃,纷繁败退
经过: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结果:到

21日已有大概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概..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大概”表示大体数字,体现了新闻语言的正确性,去掉则变成了确
切数字,不够谨慎。
公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恰似一触即溃....,军无斗
志,纷繁败退。
形象地写出了公民党反动派一触即溃的情况,满含嘲讽之意;同时也
衬托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预示着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打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域。
.......
“不到二十四小时”写出了人民解放军速度之迅猛,突出了渡江时间
很短。
【把握文章要旨】
怎样理解这则新闻的要旨?
这则新闻实时地报道了三十万大军渡江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
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派,也从侧面反应出公民党军队军心松散、毫无斗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本则新闻,理清构造和要素。
新闻的构造: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地区。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址、人数。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论。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
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仍是虚数?
百万是实数。其中东路军、西路军各35万,中路军30万。可见新闻
的真切性很重要。
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从渡江的作战兵力、详细地区和战役的全局情况三个方面来总领了全
文。
【品味亮点词语】
西起九江(不含)
..
不包括,体现了语言的正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打破了。
..
充满嘲讽的语气,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打破敌阵,横渡长江。
......
展现出战役的壮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