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化阅读
—-老师技能大赛听课有感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 张林成 733399
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 仲春梅 733399
新课标提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化阅读
—-老师技能大赛听课有感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 张林成 733399
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 仲春梅 733399
新课标提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后,教科书的编写,、感悟、积累,课文的读、背、抄等都从学生的主动意识出发。如:把你喜欢的词句多读几遍,,再抄下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背诵你认为写得好的段落。这样编写,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读、背、找、抄等理论活动来积累感悟语言。这种自主性的表达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二是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独特体验;三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老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学常规,,但在今年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老师技能大赛中,我发现了另一种“过火”的现象,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一篇课文的学习,要学哪些部分,背诵哪些段落,摘抄哪些词句,欣赏哪些语言,全由学生自主选择.(精品文档请下载)
例一:一位老师在教学《彩色的非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选学课文)时,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非洲是彩色的。学生很快归纳出
:课文是从植物、动物、日常生活、艺术世界等四个方面来表现非洲是彩色的。老师就问:你们喜欢哪一部分?学生当然有的喜欢植物世界,有的喜欢动物世界,有的喜欢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有的喜欢艺术世界。老师按照学生爱好的不同把他们分成四组,每组都只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阅读。(精品文档请下载)
例二:教学《颐和园》后,老师问学生喜欢背诵哪个自然段,学生大部分喜欢背诵二、三、四、五自然段,也有学生喜欢背诵只有一句话的一、六自然段。老师说:“很好,每个自然段都有同学喜欢背诵,你们就按自己选择的段落由读到背吧!”(精品文档请下载)
例三:教学《猫》第二自然段,老师要求学生摘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结果是,有的学生摘:温顺可亲、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凭它快乐、一声不出;有的学生摘:快乐、抓痒、跳上、踩、解闷、稿纸;有的学生摘:身子、写作、桌子 、梅花、还会、假设是、好话等。老师检查后很满意,褒扬了学生。(精品文档请下载)
例四: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一自然段,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找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画上横线,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感动。检查反响时,学生画了四个句子:“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敌人的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为了帮我们补缀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于是,老师依次让学生说自己为什么被这四句话感动。其他各句,由于学生没有提到,也就不去管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上面四个例子,老师都想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