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慎独精神]慎独的介绍.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慎独精神]慎独的介绍.docx

上传人:阳光小妹 2022/8/2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慎独精神]慎独的介绍.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慎独精神(jīngshén)]慎独的介绍
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shèn dú)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 境界。出于《大学》、《中庸》对于其含义,东汉郑玄注《中庸》“慎“多〞的嫌疑,还没有真正统一于心,故需要舍弃仁义礼智圣形式上的外在差异,将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使其真正统一于内心,故说“一也者,夫五为一心也〞。因此,这里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具体讲,是指内心专注于仁义礼智圣五种“德之行〞的状态。
慎独释为诚其意,是“儒风五行〞的理解,还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理解难道《 大学》、《 中庸》的慎独也是指诚其意吗答复是肯定的。先秦典籍中的慎独都是指诚其意,《 大学》、《 中庸》也不例外。
《 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老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单独面对自己的内心。
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解释前一句话的“毋自欺也〞;2、慎独,在这里约等于 扪心自问。如 聂文涛博克:“孔子说的仁道,那是讲给君子的。而我,曾经放弃了很


屡次救助孩子的时机,因此不能再谈什么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根本价值。换句话说,面对这些孩子,我能否扪心自问:我还是一个人吗〞。
《 大学》第二次出现慎独一词: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那么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缺乏),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1、“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2、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
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曾子曰,「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 中庸》的慎独也是如此。《中庸》首 章云: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作者提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下面“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均是对此的进一步说明,因此,这里的“道〞具体指什么,便成为理解慎独的关键。由于本段以下,文章接着讨论 中庸,又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等论述,往往使人们容易认为这里的“道〞是指中庸之道,或至少与中庸有关,而慎独就是指在独居时谨慎其所为。但是我们知道,今本《 中庸》实际包括两个局部,从第二章(以 朱熹《集注》本为准,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为一个局部,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那么立〞以下为另一局部;前一局部主要谈论中庸,后一局部主要谈论 诚明,它们被编纂一起乃是后来的事情。(参见拙文:《郭店竹简与〈中庸〉公案》,《台大历史学报》2022年第25期)所以第一章“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的“道〞,不应是第二章以下,而应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谈论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诚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诚而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就是要时时保持内心的诚,它与《 大学》的“诚其意


〞实际是一个意思。如果说上面的分析多少还带有推论的话,我们不妨再来看更为直接的文献材料。 刘向《说苑· 敬慎》云: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 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