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大班教案分糖果.docx

格式:docx   大小:2,113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班教案分糖果.docx

上传人:HShess 2022/8/27 文件大小:2.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班教案分糖果.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班教案分糖果
大班教案分糖果
【篇一:大班十月份教案】
十月份:
第一周(10月8日—10月12日)
活动一:造字的故事(语言)
活动目的:
1、欣赏有趣的故事,了解字的来源。
2、形成“字”的概念”。
6、在谈话交流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再次观看“大熊猫成长记”的vcd片段或生成新的问题。
第三周 (10月22日—10月26日)
活动一:科学:自然测量(数学)
活动目的:
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标遇到的简单问题。
指导要点
1、提供小棒、吸管等测量工具,人手一份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桌子的一边有多长,有多宽?长比宽长多少?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教师示范测量的方法:首尾相接,做下记号,记录次数。
3、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4、交流和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
5、组织幼儿讨论:
大家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说一说分别用什么工具,比一比工具是不是一样。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活动二:落叶(语言)
活动目标:
1. 能专心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秋天叶落的优美意境。
2. 初步领会散文中拟人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并能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 配乐朗诵录音带。
2. 组织幼儿户外拾落叶。
1. 以配乐朗诵的形式让幼儿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 老师边朗诵边出示教具,重点教幼儿欣赏作品中拟人与夸张的画。
3. 老师和幼儿讨论: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
4. 让幼儿模仿原文的句子展开联想与想象。
延伸:让幼儿到户外观秋景,谈感受。
活动三:太阳、红旗(艺术)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较有表情的演唱,唱准曲调,增强节奏感。
2、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结合国庆主题活动,让幼儿参加升旗仪式。
指导要点:
1、 启发幼儿回忆升旗仪式的活动与情景。
2、 教师范唱,第一遍可在休止部分加上拍手节奏,第二遍范唱了让幼儿来拍手。
3、 可整首跟唱法让幼儿学唱歌曲,结合歌曲内容给幼儿讲述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升旗的时间及
有关的事,把太阳与国旗联系起来。
4、 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何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拍手,然后交换:另外,还可将拍手
动作改为拍身体其他部位或做其他动作。
第四周(10月29日—11月2日)
活动一:大马大马告诉我(艺术)
活动目标:
1. 感受和发现某些自然音响的特点,并与打击乐器的音色相比较。
2.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创编马蹄声,并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3. 初步养成看指挥演奏乐器的习惯,遵守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规则。
活动准备:
准备铃鼓、碰铃、木鱼、双响筒、串铃、大鼓等乐器。
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指导要点:
1. 以模拟发声引入活动。教师模拟马蹄的哒哒声,引导幼儿模仿并讨论:“你见过奔跑的马吗?
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发什么声音能催马儿跑的更快?”
2. 幼儿欣赏音乐。
(1) 引导幼儿安静地欣赏音乐,感受马儿奔跑时活泼、欢快的情绪。
(2) 随音乐用语言和拍手配合进行表现。例如: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模拟马跑的“哒哒”
声,后两小节拍手。
(3) 集体跟随音乐练习。
3. 看指挥分声部练习。
4. 乐器演奏。
(1) 尝试探索音色:教师敲击各种乐器,引导幼儿根据音色想象什么乐器象马蹄声,什么乐
器象马铃声。
(2) 教师指挥,幼儿持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3) 幼儿交换却器演奏。
活动二:快乐转转转(科学)
活动目标:
1、学稳、持久转动的条件,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2、锻炼手指小肌肉,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火柴梗或牙签、儿童剪刀、彩刀、橡皮泥、打空机或小钻子、废纸篓等。
2、准备学习包
指导要点:
1、做陀螺。
a、观察幼儿对多种卡纸或薄塑料片的选用情况。对尚不能迁移已有经验选用材料的幼儿。鼓励其大胆尝试,引导其使用比较探究方法制作陀螺。
b、鼓励幼儿做一做、玩一玩、观察自己制作的陀螺转动的情况,并通过调整使自己的脱落能平稳、持久地转动。
2、做彩色陀螺。
a、在幼儿已学做陀螺的基础上,投放彩色陀螺,引导幼儿观察彩色陀螺转动所产生的现象,激发幼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