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杜甫传翻译-杜甫传摘抄和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甫传翻译-杜甫传摘抄和赏析.doc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2022/8/2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甫传翻译-杜甫传摘抄和赏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杜甫传翻译|杜甫传摘抄和赏析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冯至先生纪念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这不是诗人的出处和经受的冷冰冰的记录,而是以“精细而有力”的“心和手”设想和描绘出来的非常饱满、有血有肉的诗人“图像”,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的音容言笑、喜怒哀乐,既布满真情实感,又富于生活情趣。冯至先生是诗人,文笔生动、热忱洋溢,他擅长把杜甫的诗句融成自己的语言,写来娓娓悦耳,富于感染力,不像有的同类论著那样,堆砌繁琐的引文和枯燥的分析,令读者望而生畏。这里还要提一下冯先生的凝练朴实的风格。这不仅表现于运句遣辞的力求简明易懂,表现于征引杜诗时总是精选最有代表性的句子,还表现于不做考据文章,像他说的,“为了使读者不被繁琐的考证与论据所累,不曾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写在里边,附注也尽量削减”。(《杜甫传前记》)因此可以说,这部浓缩为十万字左右的著作,包含有远远超过这个字数的内涵。文如其人,这里也反映了冯先生为人的平易朴实的风格。


《史学意识与审美心情的融合》(《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冯至先生虽然也是出色的诗人和机灵的小说家,可他却不是站在诗人、小说家的地位上的,而是努力站到史学家的地位上,以糊涂的史学意识做这项工作。谁也不会将他的《杜甫传》与他的历史人物小说如《伍子胥》等同起来,它们之间的界限是那样的明显,一望便知。他说:“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依据,不违反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像加以渲染。”(《杜甫传前言》)他成认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完全再现历史,但作为主观努力,他“要竭力避开使杜甫现代化,由于用现代人的思想与感情去点染将及一千二百年前的一个古人,可以说是一种难以原恕的罪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他的目标是要使“这幅图像使人一望便知道是唐代的杜甫,可是被一个现代人用虔诚的心与虔诚的手给描画出来”。(同前文)闻、冯两先生都将作传比方为画像,他们的目标都要追求美术般的鲜亮、凸现,要整体、生动地呈现杜甫。所以,毫无疑问,他们的工作都是被一种审美的心情所驱使,但冯先生的《杜甫传》是要将审美心情与史学意识恰当地融合在一起。


固然,在这部传记中,诗人的敏悟和小说家的匠心仍旧是表达出来的。全传构设了13个大节次,把握住杜甫一生的根本生活历程。除了“家世与出身”“童年”这两节外,其余11节,与杜诗进展的一些重要阶段都能相对应。在这些表达中,突出了这样一个主题:诗人杜甫是怎样地由于他的时代、他的生活道路的促使以及他个人的主观努力,走上了用诗歌艺术反映宽阔的现实生活的艺术道路。如在“吴越与齐赵的漫游”“与李白的会合”这两节里,充分运用杜甫早期作品,尽力勾画杜甫早期创作的状貌,指出早期杜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