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广本雅阁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

格式:docx   大小:508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本雅阁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

上传人:dajiede 2022/8/30 文件大小:5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本雅阁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广本雅阁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
系 部:
专业名称:
班 级: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广本雅阁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检修 1
—、概述 1
(一) 汽车空调的发展史控气动调节(利用真空控制机构, 当选好空调功能键时,就能在预定温度内自动控制温度和风量)。
3、按控制方式分为:全自动调节(利用计算比较电路,通过传感器信号及预调信 号控制调节机构工作,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和微机控制的全自动调节(以微机为控制 中心,实现对车内空气环境进行全方位、多功能的最佳控制和调节)。
(三) 汽车空调系统的功能
汽车空调时汽车空气调节的简称,即通过一些设备,对汽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 空气质量及空气流动进行控制,为驾驶员或乘员创造清新舒适的车内环境。汽车空调在 汽车舒适性、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汽车空调可使车内的驾驶员或乘员获得新鲜 空气及合适的温度。其主要有取暖、制冷、通风和除湿四大功能。
二、本田雅阁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田雅阁轿车空调系统主要由供暖通风系统、空调制冷系统、温度自动控制系统3
部分组成。下面是介绍本田雅阁空调各个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本田雅阁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雅阁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
图1本田雅阁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
1-压缩机;2-排放管路(高压侧);3-冷凝器;4-干燥器;5-液体管路;6-蒸发器;7-吸入管(低
压侧)
如图1所示,广州本田雅阁轿车制冷装置(自动空调器)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 冷凝器、储液罐、膨胀阀、高低压开关和高低压软管等组成。各个部件在车上的布置如 图2和图3所示。
图2本田雅阁汽车冷气装置各个部件在车上的布置
堂W 一做冒
心鲫击击低于典*PnE心子
rr堂he n开矢■开堂因开圭内帏甘日
冲44同国电择 l£«njl*SfS 电# ;1tf
图3本田雅阁轿车冷气装置各个部件在车上的布置
2、雅阁汽车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上使用的制冷剂为无氟HFC-134a (R-134a)制冷剂。图4是制冷
剂的循环过程。
高温.,高用气体 衣温高压被作
隆尘有去湿
储酒干燥髀

唳人与郎 辐射g
压墙机 挣魁器
A
煌縻较少的低压裁汽 宙仔较多的低压蒸汽
「 _ _ Zi 篇担器 <- J
图4制冷剂的循环过程
(1)压缩过程
压缩机将蒸发器低压侧(温度约为0°C、)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 剂压缩成高温(约70C〜80C)、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送往冷凝器冷却
降温。
(2) 冷凝过程
送往冷凝器的过热气态制冷剂,在温度高与外部温度很多时,向外散热进行热交换, 制冷剂被冷凝成中温,〜。
(3) 膨胀过程
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使制冷剂流过空间体积增大,其压力和温度急剧下 降,变成低温(约-5C)、低压()的湿蒸汽,以便进入蒸发器中迅速吸 热蒸发。在膨胀过程同时进行流量控制,以便供给蒸发器所需的制冷剂,从而达到控制 温度的目的。
(4) 蒸发过程
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变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气,流经蒸发器不断吸热汽化转变成低 温(约为0C)、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吸收乘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蒸 发器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又被吸入压缩机,增压后泵入冷凝器冷凝,进行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就是利用有限的制冷剂在封闭的制冷系统中,周而复始地将制冷剂压缩、 冷凝、膨胀、蒸发,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对乘室内空气进行制冷降温。
3、雅阁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各部件介绍
(1)压缩机
空调压缩机的作用是将气态的制冷剂以高压压缩成液体。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中排 出的气态制冷剂,并将其压缩,从而使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急速上升。空气压缩机 由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工作时,会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因而,在汽车暖机或加速状态下, 压缩机将自动关闭。下面是广州本田雅阁轿车制冷系统采用过的是日本电装
(DENSO) 公司生产的10PA17C型压缩机性能参数表(如表1所示),依靠润滑油和制冷剂一起循 环,在吸气腔因压力和温度下降而析出润滑油来润滑压缩机各个部分,具有高效率、低 冲击、低噪音、润滑良好等特点。
表1 10PA17C型压缩机性能参数表
压缩机
电磁离合器
型式
10PA17C
型式
L50
L5

额定电压
DC 12V
行程

转矩
()
缸数
10
最低动作电流

(线圈温度20°C相当于8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