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人事人才信息简报.docx

格式:docx   大小:465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事人才信息简报.docx

上传人:探春文档 2022/8/30 文件大小:4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事人才信息简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人事人才信息简报
总第20期
上海海洋大学人事处编 2010年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经济日报:潜心耕耘 授人以渔
      (记者 沈则瑾)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泛滥,江里的鱼都被冲到了大街上,从小在江边长大的16岁少年李思发被许多从没见过的鱼深深吸引了。两年后,他考入上海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开始了历经艰辛的“当代渔夫”生涯。
从事水产养殖教学科研50年,李思发前19年注重“量”,着力解决百姓的“吃鱼难”,后31年注重“质”,着重解决“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和安全”问题。 1960年,李思发留校任教,跟随著名鱼类增养专家陆桂教授从事大水面鱼类增养殖工作。
  16载成功选育团头鲂
  李思发的手上布满斑点,连脸上都有,那是长年挑鱼留下的印记。
  他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不时到湖泊水库蹲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1979年,作为访问学者,李思发到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和海洋渔业部淡水研究所从事鱼类生态研究。思虑再三,李思发认定,要改变我国渔业落后面貌,种质最重要。
  1982年,李思发回国后立即着手“长江、珠江及黑龙江鲢、鳙、草鱼种质收集和考种”研究,揭示了不同水系鱼类群体间存在表型和遗传型差异、其中长江种群最优的自然规律,提出了保护我国重要鱼类种质资源的思想和技术路线,即建立原种场―良种场―苗种场三级体系。
  经过调查评估,李思发决定选择湖北淤泥湖团头鲂为基础群体来选育良种。团头鲂是我国特有地方鱼种,1960年以来,团头鲂由野生鱼变成了养殖对象,由于不注意保护种质,经济性状严重退化,养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鱼类大多性成熟时间长达2年―3年,要选育出良种,至少要经过6代―8代才能见效。也就是说,产生一个新鱼种,研究周期将长达一二十年,谁也不能保证这期间会遭遇怎样的变数,更不能保证等来的一定是鲜花和掌声。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李思发说,选育团头鲂历时16年,除了要应对各类意外因素,筹集必要的研究经费更不容易。一个科研项目立项不可能横跨10多年,只能四处申请项目筹钱,为此,他不得不放弃和团头鲂同时开始研究的一种“抗病”草鱼,白费了3年心血。
  至于吃苦,就更不用提了。李思发的手上布满斑点,连脸上都有,那是长年挑鱼留下的印记。团头鲂“浦江1号”的每一代鱼都要历经4次挑选,有两次是在年底接近0摄氏度时进行,不能戴手套,否则会没有感觉。1万条鱼中只能挑出3到4条,每一代至少要挑出雌雄各200条。
  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完成育种,李思发在黄河、长江、珠江3个不同的生态系统里都设置了试验点,挑鱼的工作量成倍增长,他终年在各地穿梭,每一年每一代从他手上“游”过的鱼何止成千上万。
  李思发采用的是系统选育与生物技术集成的技术路线。他说,能坚持着走下来,靠的就是信念。他相信只要理念符合科学,技术路线对头,功夫下得深,铁杵一定磨成针。
  一年又一年,怀着希望干了16年,李思发终于选育成功团头鲂“浦江1号”,2000年被农业部审定公布为推广良种(GS01―001―2000),这是世界上草食性鱼类首例选育良种。
  团头鲂选育还在进行时,李思发就开始致力于引进国外新品种罗非鱼的研究。这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暖水性鱼类,我国早在1958年就引进了一种罗非鱼,但因为过度繁殖、个体小达不到理想规格,养殖效益低,国内市场不欢迎,更进不了国际市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重要
  “搞研究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打击,困难再大,也没有想过要放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海洋渔业资源减少,作为海鱼替代品,肉质厚、鱼刺少的罗非鱼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受到青睐,我国从1978年起多次引进了一种尼罗罗非鱼,但由于引进品种的种质混杂和“水土不服”,仍然严重制约了罗非鱼产业的发展。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1994年,李思发引进了尼罗罗非鱼“GIFT”品系。经3年评估,1997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确认为引进良种(GS03―001―1997),命名为“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但李思发还是不满意。为了培育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供规模化生产的罗非鱼优良品种,1997年起,李思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