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 档 名
D、顶进前将管节与联结丝扣焊接牢固。
E、每孔φ108×6mm钢管一次性顶至设计长度。
(8)管棚注浆
A、浆液在灰浆搅拌桶内搅拌均匀,然后经过滤网放入储浆桶,再由注浆泵经管路注入到钢管中,注浆采用双控,即注浆置纵向槽钢托梁,把几排钢支撑连成一整体。
仰拱开挖前,宜架设临时横撑顶紧两侧墙脚,防止边墙内挤,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才能拆除。
完成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后,应及时进行仰拱封闭,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进行拱部二次衬砌浇注。
Ⅳ、Ⅴ级围岩施工工艺框图
①钻爆设计
A设计原则
本隧道爆破设计遵守以下原则:
。
,以减少炸药用量。
,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控制好开挖轮廓。
,提高爆破效果。
,尽可能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工期。
B爆破器材选用
采用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系统,引爆采用火雷管。
炸药采用2#岩石铵锑炸药或乳化炸药(有水地段),选用φ32规格。C炮眼布置
Ⅲ级围岩全断面爆破采用中空眼直眼掏槽,Ⅳ、Ⅴ级围岩开挖采用斜眼楔形掏槽。Ⅲ围岩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炮眼布置见《Ⅲ级类围岩全断面开挖炮眼布置图》,Ⅳ、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预裂爆破炮眼布置见《Ⅳ、Ⅴ类围岩台阶法开挖炮眼布置图》,
D爆破参数
为减轻爆破时对围岩的扰动,周边眼采用φ32光爆药卷,并采用导爆索药串装药结构,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Ⅲ级围岩周边眼间距E=50cm,最小抵抗线W=60cm,相对距离E/W=,。Ⅳ、Ⅴ级围岩周边间距E=30cm,最小抵抗线W=40cm,相对距离E/W=,。钻爆作业时,根据地质条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②钻爆作业
钻孔均采用自制钻孔台架配YT-28手持式风动凿岩机钻孔,人工装药起爆。
钻爆作业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如围岩出现变化需要变更爆破设计时,由隧道工程师确定,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连接及哑炮和盲炮的处理,均由考核合格的爆破员负责。
A测量
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精确度的关键。每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和炮孔位置。
B钻孔
严格按照炮孔布置图正确对孔,以确保爆破质量。周边孔外插角1°~2°,炮孔相互平行,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周边孔对孔误差环向不大于5cm。掏槽孔对孔误差不大于3cm,其它炮孔开眼误差不大于10cm。周边眼、掏槽眼、底眼比其他炮眼要深10cm。
C装药
钻完孔后,用高压风吹孔,经检查合格后装药。装药分片分组负责,严格按爆破设计规定的装药量、雷管段号“对号入座”。爆破网路连接、检查及起爆,按照爆破设计要求和《爆破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D堵塞
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堵塞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
③超欠挖控制
钻爆法开挖是否经济、高效,关键是控制好超欠挖,钻爆施工中将采取如下措施:
A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选配多种爆破器材,完善爆破工艺,提高爆破效果。
B提高画线、钻眼精度,尤其是周边眼的精度,是直接影响超欠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认真测画中线高程,准确画出开挖轮廓线。
C提高装药质量,杜绝随意性,防止雷管混装。
D断面轮廓检查及信息反馈:了解开挖后断面各点的超欠挖情况,分析超欠挖原因,及时更改爆破设计,调整爆破参数,减少误差,配专职测量工用断面仪检查开挖断面。
E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在解决好超欠挖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来保证技术的实施,为此,从进洞前,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用经济杠杆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人人关心超欠挖,人人为控制超挖去努力。
第二节 超前砂浆锚杆及超前小导管施工
(1)超前小导管
①超前小导管:设置在隧道进出口段无长管棚支护的Ⅳ级围岩地段,Ⅳ级围岩浅埋地段和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外径42㎜,㎜,长350㎝的热扎无缝钢管,在钢管距尾端1米范围外钻φ6㎜压浆孔。钢管环向间距约40㎝,外插角控制在10度左右,尾端支撑与钢架上,。超前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添加水泥重量5﹪的水玻璃),注浆参数可通过现场试验适当调整。
②超前小导管尾端做成锥形,以确保导管的正常进入;钻头采用φ60钻头。
③开动注浆泵注浆,直至浆液从孔口周边溢出或压力表达到压力值为止,整个过程一次完成。
④注浆机用两台,水泥浆水灰比采用1:1,~,水泥浆液中添加水泥重量5%的水玻璃。
⑤注浆时,旁站技术人员做好注浆记录,并做两组砂浆试块。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