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施工.ppt

格式:ppt   大小:452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施工.ppt

上传人:我是药神 2022/9/1 文件大小:4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施工.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施工
(9)穿筋、张拉:穿筋前可用铁丝将水泥纸袋或破布片缠绕子啊螺丝端杆上保护螺牙,方可穿入。
(10)孔道灌浆:预应力钢筋张拉后,孔道应尽快灌浆。灌浆材料一般使用纯水泥浆。灌浆前,应先将下部孔洞临时用木塞封堵,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施工
(9)穿筋、张拉:穿筋前可用铁丝将水泥纸袋或破布片缠绕子啊螺丝端杆上保护螺牙,方可穿入。
(10)孔道灌浆:预应力钢筋张拉后,孔道应尽快灌浆。灌浆材料一般使用纯水泥浆。灌浆前,应先将下部孔洞临时用木塞封堵,用压力水冲洗管道,直到最高的排气孔排出水为止。
(11)屋架扶直就位:吊装屋架在孔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翻身扶直就为并可直接吊装。
(二)预应力T形吊车梁
1、长台座先张法预应力T形吊车梁制作工艺(图13-3)
2、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清理台座上地模的残渣瘤疤、刷隔离剂。
(2)安放下部预应力钢筋即预留件:安放钢筋前应检查预应力钢筋的制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规格数量是否正确。
(3)张拉下部预应力钢筋:
(4)绑扎安装钢筋骨架:下部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后,方可绑扎钢筋骨架。
(5)安放上部预应力钢筋并张拉:张拉锚固与下部预应力钢筋张拉相同。
(6)安放绑扎网片:按设计要求绑扎网片,应注意绑扎牢固
(7)支侧模、安放预埋件:
(8)浇筑混凝土:人工操作必须反铲下料;若用料斗下料,应注意铺料均匀,下料速度。
(9)拆模:侧模在钢筋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棱角完整,构件不变形,无裂缝时方可拆除。
(10)养护:对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其初凝前覆盖保湿养护。
(11)放松预应力钢筋: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三)鱼腹式吊车梁
预应力鱼腹式吊车梁一般采用后张法自锚工艺张拉预应力钢筋。
1、制作工艺
后张法锚法卧式生产预应力鱼腹式吊车梁的工艺流程见图13-5
2、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鱼腹式吊车梁的预制一般采用卧式浇筑,也可采用立式浇筑。
(2)安装外模:外模可用木模,要求支撑牢固,拼接严密,几何尺寸正确无误。
(3)绑扎、安装钢筋骨架:预应力鱼腹式吊车梁的钢筋骨架外形复杂,并且主要是由细钢筋组成,如采用预制绑扎,钢筋骨架很容易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发生变形、损坏。
(4)预留孔道:鱼腹式吊车梁上翼缘配置预应力直线钢筋,可用钢管预留孔道;下翼缘设置预应力曲线钢筋,通常采用充气胶管抽芯法形成预留曲线孔道。
(5)安装吊模:卧式生产工艺中的上部吊模可用木模制作安装。
(6)浇捣混凝土
(7)抽管:待构件浇捣完毕,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即可放掉压缩空气。
(8)穿筋张拉:穿入钢筋应注意保护螺栓端杆,可缠水泥纸袋或破布片保护螺牙。
(9)浇筑自锚头、孔道灌浆:预应力钢筋张拉后,临时固定于承力架上,即可浇灌混凝土锥形自锚头。
(10)养护、拆模:浇筑混凝土后静停1~2d,即可拆除模板并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或塑料薄膜,浇水保湿养护不少于14d。
(11)起吊运输:当吊车梁自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即可进行起吊运输安装。起吊时应先使吊车梁与砖胎膜分离,可用小撬棍轻拨松动,后用带有横担,无水平分力的吊具起吊运输堆放或直接安装。
(四)预应力圆孔板的浇筑
预应力圆孔板常用的生产工艺有长线台座法、机组法、平模流水传送法等。长线台座法又有挤压成型工艺和拉模成型工艺。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长线台座法。
1、生产工艺
挤压成型工艺是利用生产成型的旋转绞刀(绞龙)挤压混凝土,由振动器振动,依靠混凝土对绞刀的反作用力将挤压机推向前方进行生产。
圆孔板挤压成型机的构造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外部振动器振动成型;一类是外部振动器加绞刀内部振动成型。
2、操作要点
(1)台面清理
(2)刷隔离剂
(3)穿铺预应力钢丝
(4)钢丝张拉
(5)模具定位
(6)混凝土的制备
(7)浇筑成型
(8)养护
(9)切割、放张
(10)成品堆放
(五)预应力构件的质量标准和 生产中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规定。
2)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3)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4)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5)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5%。
6)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的断裂或滑脱。
7)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8)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