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营养支持
减少并发症、保护脏器功能、修复创伤组织、控制感染、促进机体康复
肠外营养:从胃肠道以外的途径(包括静脉和动脉渠道、腹腔)供给病人代谢所需营养成分的方法。
肠内营养:当病人肠道功能仍存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营养支持
减少并发症、保护脏器功能、修复创伤组织、控制感染、促进机体康复
肠外营养:从胃肠道以外的途径(包括静脉和动脉渠道、腹腔)供给病人代谢所需营养成分的方法。
肠内营养:当病人肠道功能仍存在,而不能经口进食时,多采用管饲或胃、肠造口灌注的方法供给营养。
2022/9/1
2
第二节 外科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估
2022/9/1
3
一、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
(一)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特点
24h体内贮备的糖原迅速耗竭
糖异生作用增强
脂肪动员增加
长期饥饿导致器官功能组织结构受损
2022/9/1
4
(二)应激状态下的代谢特点
高代谢和高分解代谢
糖代谢紊乱
水、电解质紊乱
2022/9/1
5
二、营养和代谢状态评估
1、病史的评估
进食困难
胃肠道功能障碍
慢性营养丢失
机体代谢需要增加
2022/9/1
6
2、人体测量
体重:<20%;20%-30%;>30%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体脂储备
骨骼肌量的测定
2022/9/1
7
3、实验室检测
肌酐/身高指数
三甲基组氨酸
血清蛋白质
淋巴细胞计数
氮平衡
2022/9/1
8
4、确定营养需要量
液体需要量:25-35ml/(kg·d)
热能需要量:
(kg·d)
按公式计算
—计算基础能量消耗
—计算实际能量消耗
2022/9/1
9
脂肪需要量
占总热能需要量的15%-50%,其中必需脂肪酸占总热能的2%-4%
1-2g /(kg·d)
蛋白质需要量
占总热能的15%-25%
(kg·d)
2022/9/1
10
第三节 肠内营养病人的护理
一、肠内营养制剂分类
根据氮源不同分为以氨基酸 、水解蛋白、酪蛋白为氮源三类
根据配方成份分为营养支持的平衡制剂和具有治疗作用的特殊制剂
2022/9/1
11
(一)平衡制剂
1、要素膳
氮源:氨基酸混合物或低聚肽的蛋白水解物
糖类来源:部分水解的淀粉
脂肪来源:含有必需氨基酸的植物油或中链甘油三酯
常用于消化道瘘、炎症性肠疾病及短肠综合征;结肠手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2022/9/1
12
2、大分子聚合物制剂
蛋白质来源:酪蛋白、乳清蛋白或大豆蛋白
糖源:糊精、麦芽糖
脂肪源:玉米油或大豆油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者
3、匀浆膳
采用各类天然食物研磨、搅匀而成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的病人
2022/9/1
13
(二)特殊制剂
肝功能衰竭用制剂
肾功能衰竭用制剂
创伤用制剂
调节性制剂
免疫增强制剂
2022/9/1
14
二、肠内营养的实施
(一)输入途径
口服
鼻胃管或胃造瘘
鼻肠管或空肠造瘘
2022/9/1
15
(二)输注方式
根据营养管开口所处位置及胃肠承受能力可分为
分次输注
连续输注
2022/9/1
16
三、护理
1、评估
健康状况
选择合适的配方
2022/9/1
17
2、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管饲护理
选择恰当营养管;确定营养管在位
注意营养液的浓度、容量、滴速
注意营养液的温度
避免污染
2022/9/1
18
加强监护,防止并发症发生:
常见并发症有消化道损伤;误吸、吸入性肺炎;腹胀、腹泻;代谢性并发症
健康教育
2022/9/1
19
第四节 肠外营养病人的护理
一、肠外营养制剂
1、葡萄糖
主要热能来源,占50%~60%
2、脂肪乳
重要热能来源,占20%~30%
2022/9/1
20
3、氨基酸
复方氨基酸是PN中的唯一氮源;产能物质
分为平衡型和非平衡型
4、电解质
临床常用剂型
钠、钾、镁、钙、磷酸盐
2022/9/1
21
5、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复方制剂
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微量元素:锌、铜、锰、铁等
6、生长激素
具有促合成作用
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022/9/1
22
2022/9/1
23
二、肠外营养的实施
(一)输入途径
1、外周静脉输入
2、中心静脉输入
非隧道式导管插入法
隧道式导管插入法
全置入式导管法
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法
2022/9/1
24
2022/9/1
25
(二)输注方式:
1、全营养混合液(TNA)
优点:
热氮比合理
简化了TPN的步骤
减少营养液的污染
2、分瓶输注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