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大班科学优质课乌鸦喝水教案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班科学优质课乌鸦喝水教案反思.doc

上传人:游园会 2022/9/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班科学优质课乌鸦喝水教案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班科学优质课乌鸦喝水教案反思
1、大班科学优质课乌鸦喝水教案反思
尤溪试验幼儿园 张艳
设计意图: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组间沟通、共享才智”。在幼儿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让每个幼儿都有学习,引起幼儿兴趣
二、沟通验证,知道“填石头”能够增高水位
1. 提出问题:刚刚的故事中,小乌鸦用什么方法喝道了水?
2. 验证猜想:请一位小朋友来验证“填石头”的方法是否可行
小结:经过小朋友的验证发觉小乌鸦的方法是可行的,石头放进瓶中,水位线真的上升了。
三、动手试验,探究并发觉乌鸦能喝到水的方法
第一次试验:取三个2号瓶,并放入不同的材料,观看是否都能让乌鸦喝到水。
1. 供应2号瓶,观看与1号瓶有什么不同。(水位)
2. 引发猜测,2号瓶里的水少,填入哪一种材料能让乌鸦喝到水?为什么呢?
3. 操作试验,发觉往2号瓶里填小石子和沙子,乌鸦可以喝到水。填入大石子则不能喝到水。


4. 沟通思索,影响水位上升的因素
小结:水位线受石子间缝隙大小的影响,参加小石子或沙子后,水会流到缝隙中,但因缝隙小,剩下的水被挤到上面来,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而大石子见得缝隙较大,可以容纳大局部的水,被挤出的水就变少,乌鸦就不简单喝到水了。
其次次试验:怎样做才能让乌鸦在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里喝到水呢?
1. 提出问题,引发猜测:怎样做才能让乌鸦在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里喝到水呢?
2. 操作验证,沟通争论:“连续在装有大石子的2号瓶内参加小石子和沙子还能连续增高水位线,让乌鸦喝到水。”这又是为什么呢? 将试验结果用对号、或错号标记到小组活动记录单上。
活动延长:
联系生活,沟通阅历。让小朋友们想想说说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忙乌鸦胜利的喝到水。
小结:经过我们一起齐心协力的合作,开动脑筋的思索,找到了许多方法来帮忙小乌鸦,那么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小乌鸦一样遇到大大小小的难题,盼望我们都能学习小乌鸦多动脑筋,多观看思索,然后去动手把它解决掉!
活动反思: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虽然很简洁,但转而变成一个科学活动之后,却让我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一开头内容的选择,到后来目标的制定,再到环节的不断调整,可以说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蜕变的过程。


3、大班科学乌鸦喝水教案反思
活动生成:
《乌鸦喝水》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参加石子可以使水位上升,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试验过,假如瓶子里的水量太少,即使参加石子,乌鸦也是喝不到水的。一次无意的科学小试验。孩子们有了新的发觉。我们给幼儿讲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后,请孩子回家做了试验。其次天,有个孩子告知我,他做了试验,结果水没有到瓶口,乌鸦还是喝不到水。为了验证他的发觉是否正确,我亲自进展了试验,发觉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关系。为此,我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孩子自己发觉的现象,设计了本次具有很强操作性、探究性和尝试性的学习活动——乌鸦喝水。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参加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上升。
2、通过乐观探究,发觉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的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相互沟通的乐趣。
活动预备:
1、乌鸦喝水的课件。纸剪的石子、沙子积累图,试验记录表一张。
2、每组6只瓶子,瓶子中的水量为少、半瓶、大半瓶(不同水量的瓶子各两瓶),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一把小勺,一个漏斗。


活动过程:
(一)观看《乌鸦喝水》的课件,导入活动师:乌鸦是怎样喝 水的呢?
师: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试验。6个人一组,每组有3个瓶子,可以怎样做?
师:两个人一组合作做。在3只水量不同的瓶子里加石子。石子不能掉在桌上,参加石子后水能到瓶口的表示乌鸦能喝到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