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药源性肝损害.docx

格式:docx   大小:416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源性肝损害.docx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2/9/2 文件大小:4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源性肝损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年第2期(专题讲座)
1
药源性肝损害(一)
蔡晧东(北京地坛医院北京100011)
近年来,药源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disease)的报道逐渐增多,已成为临床较常见的,且易产生严重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年第2期(专题讲座)
1
药源性肝损害(一)
蔡晧东(北京地坛医院北京100011)
近年来,药源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disease)的报道逐渐增多,已成为临床较常见的,且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药源性疾病。本文就药源性肝损害近年来流行病学的变迁、发病机制的进展、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防治分别论述,供临床参考。
1药源性肝损害的流行病学

药源性肝损害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而且,在世界范围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药源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在美国,药源性肝损害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2%~5%,占***肝病患者的10%,25%的暴发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由于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在肝病患者中,药源性肝损害构成比低于国外(%~%),但其发生率并不少见。据我院统计,近10年来,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见图1)。1993年1月~1997年10月我院共收治药源性肝损害116例,%,其中重症患者占19%,死亡3例,%。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年第2期(专题讲座)
2

60年代至70年代初,抗感染药物引起肝损害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药源性肝损害的1/4~1/3,见表1。

药物分类
发生率(%)
抗生素

抗肿瘤药

抗结核药

心血管药

镇静及抗精神病药

激素类药

消化系统药

影响代谢药

其他

近年来,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组成有所改变。据我们统计近年来收集到的418例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分布(表2),抗结核药引起的肝损害上升至所有药物之首,这可能由于近年来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其次是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年第2期(专题讲座)
4
药物分类
例数
%
抗结核药
141

中草药
99

解热镇痛药
45

抗肿瘤药
39

抗霉菌药
28

抗生素
23

心血管药
12

消化系统药
9

激素类药
7

抗病毒药
5

其他
10

总计
418
100
过去认为,中草药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很少引起肝损害。但近年来中草药所致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多,引起肝损害的病例也随之逐年增多。这可能与近年来大量开发中草药制剂有关。目前多数文献报道中,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可占到整个药源性肝损害的23%~33%。我们统计了我院1984~1998年共收治药源性肝损害328例,其中中药引起的肝炎107例,%。
我们曾统计1983~1998年国内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病例报告、北京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992~1998年收到的病例报告和我院1983~1998年收治的病例,根据所治疗的原发病对引起肝损害的中草药进行分类,其中治疗骨关节病、肾脏疾病、皮肤科疾病的中草药最易引起肝损害(见表3)。

分类
例数(%)
分类
例数(%)
治疗骨关节病类中药
115()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类中药
7()
治疗肾脏疾病类中药
89()
治疗胃肠疾病类中药
7()
治疗皮肤科疾病类中药
70()
治疗肝胆疾病类中药
6()
治疗甲状腺疾病类中药
25()
治疗妇科疾病类中药
4()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年第2期(专题讲座)
4
治疗儿科疾病类中药
16()
其他中药
10()
2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最主要代谢场所。这不仅因为肝脏含有其他器官难以比拟的最丰富的药酶系统,绝大多数药物在肝脏经过生物转化而被清除;而且因为从许多途径摄入的药物,均需通过肝脏的首次通过作用。肝脏一方面具有解毒功能(detoxification),能将有毒物质代谢为无毒物质;另一方面也会使若干无毒的母体药物经肝脏代谢后,成为有毒的反应性中间代谢产物(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