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改革的要求,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重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对单位的财政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提升单位公共服务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税改革的要求,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重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对单位的财政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提升单位公共服务质量。林业单位要进一步推进林业改革,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最佳使用效益,应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和落实,注重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预算绩效管理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对预算期内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发展目标,同时制定帮助目标实现的行动方案。这可以使单位各个部门、岗位人员了解自身在运营活动中的职责和目标任务,认识到个体目标与整体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单位的财务活动、业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工作规范开展;根据预算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再对各个部门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分析和考评,可以发挥监督约束作用,规范支出,优化支出结构,[1]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建立资金效益责任制管理体系,将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绩效与单位整体效益挂钩,激励工作人员规范合理地利用财政资金,发挥其最佳效益。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通过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对各预算主体的资金利用过程进行监督,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考评,可以提升资金实际利用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淡薄。近年来,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单位引入预算绩效管理,但是就实际落实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在于内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薄弱。一方面,管理层受传统粗放型管理思想的影响,忽视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在内部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导致预算绩效管理趋于形式化;另一方面,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即重预算资金支出,忽视支出效益评估,导致浪费严重。第二,缺乏完善的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绩效考评指标是保证考评结果公平公正的关键,然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评指标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不强,指标没有遵循量化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相结合,由于指标体系的设置定位不明确,使得考评结果无法真实反映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2]第三,监督乏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内审监督体系,部分单位没有形成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审计职能与财务管理职能未有效分离,导致监督约束力不强。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预算绩效管理观念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转变认知是关键,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实施预算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