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ICC的管理与护理兰州军区总院
ICU:智莉
要点
何为PICC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InserPICC的管理与护理兰州军区总院
ICU:智莉
要点
何为PICC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从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通常长度为55-65cm。
上腔静脉
锁骨下静脉
PICC适应症
高渗药液:如浓度>10%的葡萄糖、TPN
有刺激性药物的治疗(化疗药物等)
长期静脉输液治疗
压力输液
外周静脉条件差
23-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
PICC禁忌症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已知或怀疑有全身感染或全身感染源的患者
缺乏外周静脉通道的患者
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的患者,患者预插管部位不能完成穿刺或固定
留置PICC管的准备
确认患者为PICC适应症,与医生协商必要性
无明确禁忌症
向患者介绍PICC相关知识
由医生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PICC静脉选择
表潜外周静脉,走行顺直,阻力小
静脉穿刺排序:贵要静脉(>90%)、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
柔软、粗直、有弹性,皮肤完整有弹性,充盈、易触及、易固定,无静脉瓣
PICC静脉选择--贵要静脉
90%的PICC放置于此。
直、粗,静脉瓣较少。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PICC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
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
故应于静脉穿刺前确认定位。
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PICC静脉选择--头静脉
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
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引起推进导管困难,使病人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推入。
导管易反折进入腋静脉/颈静脉。
PICC-体表定位
穿刺点与导管尖端预计距离:
从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约35-40cm
PICC穿刺记录
穿刺导管的名称,型号
所穿静脉
固定方法
穿刺日期及穿刺者姓名
胸片结果
穿刺过程中患者情况
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操作前)
PICC导管1套(尺子),PICC换药包,PICC穿刺包,10ml注射器2支,肝素帽1个,无菌手套2副,%生理盐水100ml,10ml×12cm透明贴膜1个,止血带,75%酒精,碘伏,手消液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病室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制活动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做好解释,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
,首选贵要静脉
:患者上臂外展90°,从预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肘窝上10cm处
操作中
,戴手套,从无菌包内取出皮肤消毒物品
:穿刺点上下各10CM,整臂消毒;先酒精后碘伏,各三遍:局部摩擦消毒三遍
(含臂下无菌巾),方法正确,位置合理,最大程度地遮盖病人
: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回血至延长管即可,勿抽入注射器内,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连接正压接头或肝素帽,再次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用无菌方法移除孔巾,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块2cm×2cm纱布用来吸收渗血,并用无菌输液贴固定
,无菌敷贴要完全覆盖住圆盘
,表明穿刺日期、时间,贴在贴膜上。用弹力绷带包扎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整理床单
、姓名,交代注意事项
操作后
:①置入长度、臂围=导管尖端位置、置管时间。②导管型号、规格、批号,③所穿刺的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患者的反应
无菌操作严格、操作熟练、动作连贯宜教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与病人沟通良好
PICC术后护理-评估
每次给药和输液前确定导管是否通畅,使用注射器回抽,避免反复抽吸,见回血后方可使用导管。
每班观察局部情况。
PICC术后护理-评估
每天输液时观察重力滴数至少一次(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