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学习目的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是通过植入人工全髋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学习目的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是通过植入人工全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疾患的外科技术,是成人髋关节成形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骨科分支之一。
*
人工髋关节的外形
适应症: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问题
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及手术有关
疼痛与膝关节骨病及术后创伤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术后卧床有关
康复欲望低下与术后疼痛及病人意志力薄弱有关
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卧床缺乏锻炼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与人工关节置换和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
潜在并发症与术后出血伤口愈合不良,血栓形成和栓塞,感染,关节不稳,假体松动等.
术前护理
:
术前功能锻炼
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呼吸功能锻炼戒烟有效咳嗽
T型枕的使用
四肢功能锻炼扩胸运动踝泵运动抬臀运动股四头肌收缩
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放置便盆:嘱患者拉住牵引床上的吊手环,健肢撑床用力,协助将骨盆整体托起,从健侧置入便盆,同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髋关节,防止外旋和内收动作。
踝泵运动
踝泵(Anklepump)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象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这样的作用对于手术之后的功能恢复,可是至关重要的!
术前准备
踝泵运动
动作:脚踝及脚趾同时用力往上翘,维持10秒钟,再用力往下压,停10秒后反复进行,每次进行10—20分钟,每日四组。
股四头肌收缩运动
动作:脚放在病床上,用力将膝盖往下压,可感觉大腿前面肌肉(即股四头肌)鼓起来,每次停5-6秒钟。
功效:维持或增进大腿前方肌肉力气。
术后护理
关节脱位,僵硬
髋关节的保护技术
(一)体位护理
体位: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腿之间夹T型枕,使髋关节外展15-30度,防止搬运时脱位。必须保持患者外展中立位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生命体征(T、P、R、BP、)
局部情况(切口出血引流管护理)
患肢血运(皮肤颜色、皮温、足背动脉)
伤口给予冰敷?做好皮肤交接班
(二)病情观察
康复护理
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是:保持关节稳定性和肌肉的张力,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原则: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
病人最关心的问题
术后锻炼:
1、什么时候下地,怎样坐
2、怎样走,髋关节要注意什么,家居护理的注意事项
?
髋关节屈曲小于90度,内收不超过中线,避免过度屈曲、内旋、内收,避免不良姿势。防止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限制多长时间?一般要3个月,定时复查,注意个体差异。
髋关节术后保护
注意
“五勿”
勿交叉双腿
勿侧卧于患侧(如卧健侧应双膝间放一软枕)
勿坐低沙发和矮椅子
勿弯腰拾物
勿做盘腿动作
坐下之前做好准备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加坐垫,倒退时看好位置双手扶稳,缓缓坐下。
屈髋不能超过90度,要坐较高的椅子.
什么时候下地
术后3天至一周,使用的是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又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也没有植骨、骨折等情况,病人在术后一周即可以下地进行康复练习。
将手术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
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
助步器的使用
助步器种类
助步器防滑把手
助步器高度
屈肘30度
错误姿势
患侧先走
下蹲训练
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的深蹲
采用坐式马桶
关节平衡训练
站立下肢外展-双下肢平衡站立、身体伸直,患肢向外侧举起,然后慢慢放回着地。
站立下肢后伸-患肢慢慢向后拉(腰部伸直)维持2-3秒钟,再放回着地
穿裤子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
脱裤子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在伸髋后屈膝下进行。穿无需
系带的鞋,鞋底宜用软胶,不
穿高跟鞋或滑底拖鞋
穿脱裤子
穿鞋,袜
穿袜子
出院后-康复指导
关节功能:6周后可超过90°
行走辅助:
4周后可改单拐
6周后可改手杖或弃拐完全负重
日常生活:
睡觉
坐姿
变换体位
洗澡
上、下楼:借助扶手,患侧先上、下
体育运动:术后3个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