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初步认识
者
作
I
I
指导老师: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初步认识
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定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是指能够在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土壤和沉淀物等)中长期存在,并能通过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初步认识
者
作
I
I
指导老师: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初步认识
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定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是指能够在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土壤和沉淀物等)中长期存在,并能通过有关环境介质(特别是大气、水、生物体)远距离迁移以及通过食物链富集,进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二、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 长期残留性
POPs半衰期较长,同时具有高脂溶性和低水溶性,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而难于排出体外。它们在环境中对于正常的生物降解、光解和化学分解作用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一旦排放到环境中,将很难被分解,可以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介质中存留数年甚至数十年或更长时间。例如,二恶英系列物质在气相中的半衰期为8〜400天,水相中为166天到2119年,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约17年到273年。研究表明即使15年内停止使用POPs,最早也要在未来第7代人体内才不会检出这些物质。
(二) 生物蓄积性
POPs是亲脂憎水性化合物,具有生物积累性。在水和土壤系统中,POPs会转移到固相或有机组织的脂质,代谢缓慢而在食物链中蓄积并逐级放大,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三) 半挥发性和长距离迁移性
由于POPs具有半挥发性,它们易从土壤、生物体和水体中挥发到大气中并以蒸气形式存在或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又由于它们在气相中很难发生降解反应,所以会在大气环境中不断地挥发、沉降、再挥,进行远距离迁移后而沉积到地球上。
(四) 高毒性
POPs一般都具有高毒性,对人和生物体易造成有害或有毒效应,其毒害效应包括致癌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等作用。POPs物质在低浓度时也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二恶英类物质中最毒者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以上,号称是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之一,每人每日能容忍的二恶英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pg(1pg=10-1电)。
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类
2001年5月,90多个国家签署的《斯德哥尔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公约》中规定了首批受控POPs物质清单,共12种。其中,杀虫剂9种(艾氏剂、氯丹、DDT、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工业化工品1种(多氯联苯(PCBs));化学品的副产物2种(二恶英(PCDDs)、咲喃(PCDFs))。当前一般认为,在12种POPS类物质中,以氯代联苯二恶英(PCDDS)和氯代联苯咲喃(PCDFS)的环境特性和生物毒性相对较复杂,对生物体的危害损伤可能较严重。
近十年来,受控有害化学品名单不断扩大。最终,2009年5月COP4通过的第二批POPs名单(9种)为:杀虫剂5种(林丹、a-六六六、B-六六六、十氯酮)、阻燃剂3种(六溴联苯、五溴代二苯醚、八溴代二苯醚)、工业品及表面活性剂2种(五氯苯、全氟辛烷磺酸(PFOs));2011年5月刚结束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将“硫丹”列入黑名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