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格式:ppt   大小:747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上传人:neryka98 2017/8/2 文件大小:7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一、急性心衰概述
急性心衰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恶化。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较少见。
急性左心衰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以及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心原性休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近10余年,急性心衰治疗的循证证据匮乏,尤其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很少,使得目前各国指南中推荐的治疗大多基于经验或专家意见,缺少充分证据支持
二、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
:
(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广泛AMI ,重症心肌炎;
(3)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
二、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
:
(1)可能导致心衰迅速恶化的诱因:快速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动过缓如各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其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腱索断裂、右心室梗死等;急性肺栓塞;高血压危象;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围术期;感染;围产期心肌病。
(2)可能导致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的诱因: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贫血;肾功能不全(心肾综合症);药物治疗和生活管理缺乏依从性;医源性因素如应用了非甾体类抗炎剂、皮质激素、抗肿瘤治疗(化疗或放疗),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酒精或药物滥用。
三、临床表现
急性心衰发作迅速,可以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如AMI引起的急性心衰),或数天至数周内恶化。患者的症状也可有所不同,从呼吸困难、外周水肿加重到威胁生命的肺水肿或心原性休克,均可出现。急性心衰症状也可因不同病因和伴随临床情况而不同。
三、临床表现
:
原来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明显减低,以及心率增加15 - 20次/min,可能是左心功能降低的最早期征兆。继续发展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
检查可发现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P2亢进、两肺尤其肺底部有湿性啰音,还可有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碍。
三、临床表现
:
起病急骤,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 - 50次/min;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三、临床表现
3 心原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
(1)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且持续30 min以上,需要循环支持。
(2)血液动力学障碍: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18mmHg,心脏指数≤2. 2 L· min/m2(有循环支持时)或1. 8L· min/m2(无循环支持时)。
(3)组织低灌注状态,可有皮肤湿冷、苍自和紫绀;尿量显著减少(< 30 ml/h) ,甚至无尿;意识障碍;代谢性酸中毒。
四、急性心衰的临床评估及监测
评估时应尽快明确:
(1)容量状态;
(2)循环灌注是否不足;
(3)是否存在急性心衰的诱因和(或)合并症。
四、急性心衰的临床评估及监测
(一)无创性监测(I类,B级)
每个患者均需应用床边监护仪,持续测量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体温、动脉血气、心电图等。
(二)血液动力学监测
:适用于血液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病情严重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如伴肺水肿(或)心原性休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