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做个有爱心的孩子.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做个有爱心的孩子.doc

上传人:upcfxx 2022/9/7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做个有爱心的孩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的德性的形成应该是在自然活动中,抽象的道德标准和信念不是光靠说教就能深化孩子心灵的,也应该在自然活动中进展。然而,如今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有的干脆不上,有的纯粹在课堂上进展说教: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老师接二连三地问,人的德性的形成应该是在自然活动中,抽象的道德标准和信念不是光靠说教就能深化孩子心灵的,也应该在自然活动中进展。然而,如今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有的干脆不上,有的纯粹在课堂上进展说教: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老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老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这样的说教,怎样进展思想品德教育?怎样去震撼学生的心灵?
   法国某校的一堂社会公民课,主题是“人要有同情心",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上课铃声一响,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边走边脱外套,边脱外套边对学生提要求:“同学们,像我一样把外套脱掉",孩子们很快乐把外套脱掉了,脱掉之后,老师又提出一个建议:“同学们,像我一样用一只手把外套穿上",孩子们很快乐用一只手把外套穿上了。这时孩子们在想:今天老师怎么叫我们又是脱衣服又是穿衣服?他到底在搞什么明堂?但是,课堂气氛非常的活泼。
    接下来老师又提出一个建议:“同学们,你们尝试两只手都不动把外套穿上”,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全班同学都傻了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咋办。整个课堂冷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孩子们的本性表露了出来:有些孩子主动弯下腰,低下头,用牙齿咬着另外一个孩子的衣领叼起来,你帮我我帮你把衣服穿上去。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形成一个根本的看法:任何人在特定条件下,他都可能需要帮助,需要关心的.
    这节课还没有完,老师又提出一个要求:“今天我为同学们准备了几把残疾人坐的轮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坐着轮椅出去玩一下,到大街上转一下马上回来”.孩子们非常快乐,嘎吱嘎吱摇着轮椅出去了,一出校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只要经过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主动去帮助他们,真把他们当残疾人来保护、关心了。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无论是作为残疾人还是作为安康的人,都是要互一样情的,都要有同情心.
    等同学们回到教室,这节课的时间差不多了。最后剩下一点时间,老师要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有的孩子反思自己说,那天在大街上看见一个残疾人,但没有帮助他,如今很自责;有的说人要互相帮助;有的说人要有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