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1/37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精选文档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为绚烂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构成、构造、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家及他们的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1/37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精选文档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为绚烂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构成、构造、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家及他们的重要贡献
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的创办,确立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拉瓦锡是最早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构成的科学家。
3)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优秀贡献。
4)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前驱,发明联合制碱法。
绿色化学:无毒无害的原料及条件,减少废物排放,最好是零排放,产品要环保健康安全。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见解: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余物质的变化。例:白腊融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余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焚烧、铁生锈、食品腐败、呼吸
、判断变化依据:有无其余(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含: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
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开朗性、坚固性、腐化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门路是:科学研究,实验是科
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焚烧的研究
1、现象:蜡烛渐渐融化,焚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产物:二氧化碳、水
查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污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37/37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精选文档
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硬度小
4、焚烧后:有一股白烟,能从头焚烧。说明蜡烛焚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研究
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为白色污浊夜(特色),可使焚烧着的木条熄灭。
B、氧气——支持焚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应呼吸。
.空气主假如由氮气、氧气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即:,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焚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3、鉴识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刻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污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显然变化的是氧气。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常用的仪器及使用方法(仪器名称不可以够写错别字)
1、试管-----加热时外壁必然干燥,不可以够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平均受热,此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备试管受热不均而破碎。
2、烧杯、锥形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3、胶头滴管------①-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上方,免得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可以够伸入受滴容
器(防备滴管沾上其余试剂)
②汲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可以够向下或平放,防备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化胶头;
③除吸同一试剂外,用事后应立刻洗净,再去汲取其余药品,未经冲刷的滴管禁止汲取别
的试剂(防备试剂互相污染。)
④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刻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用用水冲冼。
4、量筒-------①不可以够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可以够对量筒加热。
②也不可以够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响
③读数时视野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3/37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概括上下册
37/37
九年级化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