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导论
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导论
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1)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提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
幼稚园,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5)陈鹤琴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并以此作为幼教实验中心。
6、掌握四位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A、福禄贝尔:
1、学前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2、学前教育要全面
3、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之自然。活动是人最重要的本能,主张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让儿童的身心都获得发展。
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福禄倍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位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1)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
(2)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他还认为游戏中玩具是必需的。他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玩具、教具、教材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操作物——“恩物”。
5、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指导
*B、蒙台梭利:
1、学前教育必须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心理有吸收力、敏感期
2、儿童有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自由活动、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
3、重视一个有准备的教育环境
(1)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2)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3)生气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的生活,精神饱满的自由活动。
(4)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为儿童准备,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吸引力。
4、重视儿童的自我教育,注重感官训练
蒙氏认为3—6岁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因此,她专门设计了教具。
教具的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指导时机。
教师的作用
在蒙氏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他认为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
C、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幼稚园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束缚儿童个性的传统的教学法。
*D、陈鹤琴
(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
(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主张幼稚园“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二要重视培养儿童的良好道德品质;三要培养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发展艺术才能;四要重视儿童的感觉训练和智力发展,特别是观察力的提高等。
(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儿童是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
(5)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
7、了解学前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体研究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考核知识点:
*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
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2、*儿童的权利: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中指出,儿童具有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每个儿童拥有的出生权、姓名权、国籍权、生存权、发展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休息权、教育权等,应得到我们的承认、尊重和保护。
3、理解儿童观发展的历史演变(种类)
(1)、儿童是“小大人”(MiniatureAdult)(2)、儿童是“有罪的”(Sinful)
(3)、儿童是“种子”(4)、儿童是“空白板”
(5)、儿童是“成长的植物”(6)、儿童就是“儿童”
(7)、杜威的儿童观:儿童是中心(8)、爱伦凯:“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纪”
(9)、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