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印度华人饱经沧桑.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印度华人饱经沧桑.doc

上传人:玉柱儿 2022/9/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印度华人饱经沧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印度华人饱经沧桑
阿荒华人遍及全世界。可与很多国家不同,印度华人越来越少,人口大量外流;华人社区日见凋敝,中华文化难以寻觅;华人社会地位不高,无法融入当地社会。
华人由五万锐减到三千
上世纪50年代,是印度华人的鼎盛时期,人数一度曾达印度华人饱经沧桑
阿荒华人遍及全世界。可与很多国家不同,印度华人越来越少,人口大量外流;华人社区日见凋敝,中华文化难以寻觅;华人社会地位不高,无法融入当地社会。
华人由五万锐减到三千
上世纪50年代,是印度华人的鼎盛时期,人数一度曾达5万人。半个世纪过后,如今印度的华人仅为3000人左右,数量减少之巨,令人瞠目。
17世纪末,有中国人开始移民到印度,他们基本上都从东海岸的商埠加尔各答进入,有些陆续到其他城市生活,大多数就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地方扎下根来。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时期,又有许多中国人到印度避难。
抗日战争期间,一些缅甸华人为躲避被日本统治而大批迁居印度,使印度华人达到了全盛时期。
当时的华人按籍贯主要可分为两支,一支是来自广东梅县的客家人,另一支为来自湖北的天门县人。
上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处于蜜月期,印度到处喊着“印度中国是兄弟”的口号,印度华人一度安居乐业。
60年代初开始,中印关系开始恶化。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冲突使两国关系滑入谷底。中印爆发边境冲突后,印度政府颁布法令,冻结大批华人财产。印度西孟加拉邦政府甚至规定,被捕获释的华人不准在该邦北部定居,必须居住在加尔各答。印度政府还关闭中文学校和华人商店,华人人人自危。
从那时起,华人开始陆续离开印度,移民到香港、台湾、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华人数量连年减少。
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
近些年,随着中印关系改善,印度针对华人的限制和歧视措施早已成为历史,留下来的华人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是华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仍在逐年减少。
印度近些年处于向外移民时期,是造成印度华人逐渐减少的一个原因。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向外国移民是其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印度失业率高、工资收入低,不论是印度人还是华人,受过良好教育后都想要移民国外,寻求更大的发展。
另外,由于文化****俗、宗教信仰、民族传统的因素,华人一直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加之印度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从内心里对华人有歧视的观念,致使第二代、第三代华人根本不留恋这个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家园,他们要到更具有魅力的地方去生活。
如今3000左右的华人中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非常少,年轻的华人大多离开了印度。印度华人生活在加尔各答的最多,其次在孟买和首都新德里,少数在安德拉邦首府海得拉巴和班加罗尔等地。
加尔各答的一位老华人说,自己老了,已经70多岁了,哪儿也不想去,就在这里终老一生算了,但他的两个儿子是要走的。他感叹,过去上百年形成的华人圈现在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印度要不了几年就很难见到华人了。
当然,当地华人中也有人乐观地认为,随着中印贸易的发展,来印度定居的华人会超过离开的华人,改写在印华人减少的事实。
中国城内正人去楼空
加尔各答市区东部,有一处比较特别的路标,它不仅标有常见的英语、印度语和孟加拉语,而且还有在加尔各答不常见的汉语。这个地方叫“唐格拉”,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城”。
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