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登革热防治.ppt

格式:ppt   大小:453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防治.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17/8/4 文件大小:4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防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革热防治知识
亚运传染病培训系列之三
院感办预防保健科
2010-10
内容提要
一、登革热疫情概况
二、登革热病原学
三、登革热流行病学
四、登革热临床表现
五、登革热诊断标准
六、登革热治疗
七、登革热预防控制
一、疫情概况
登革热
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
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
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
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
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
淋巴结肿大。
疫情概况
亚洲:
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
斯里兰卡、菲律宾、柬埔寨、印度、沙
特阿拉伯、中国(香港、台湾均有病例
发生);
美洲:
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
大洋洲:
澳大利亚发生该地区过去50年来最严重
的疫情。
国内疫情概况
2010年1-9月份中国内地共报告登革热117例,并有本地感染病例;
2010年1-9月份广东省报告登革热56例(大部分集中在深圳、广州);
2010年1-9月份广州市报告登革热20例(白云区13例),有本地感染病例;
我区9月份报告1例(东南亚旅游归来);
登革热病例增加原因
(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二)国际(特別是东南亚)登革热疫情激增;
(三)国际旅遊、交流频繁;
(四)境外输入性病例大增;
(五)本土病例呈现上升趋势;
二、登革热病原学
结构: 单股正链RNA;
血清型:4型(1-4),抗原特异性不同;
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抵抗力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冰箱可保持传
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不耐热及消毒剂
50℃30min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
耐醚。***、紫外线或 %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三、登革热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
传播媒介
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
易感人群
在新疫区普遍易感。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多。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长期;
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
三、登革热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世界性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
1、地方性
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均可发生
地方性流行,在城市中流行一段时间之后,可逐渐向周
围的城镇及农村传播,在同一地区,城镇的发病率高于
农村。

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在气温高而潮湿的热
带地区,蚊媒常年繁殖,全年均可发病。我国广东、广
西为5~11月,海南省3~10月。
三、登革热流行病学

流行多突然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慝十余年之后突然
发生流行,我国40年代在东南沿海曾有散发流行,至
1978年在广东佛山突然流行。
,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
蔓延。如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登革
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
行,很快席卷全岛,波及广东内陆几十个省、市;病死
率 %~ %。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
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
5. 周期性
一般每隔3--5年流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