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麻杏石甘汤加减.docx

格式:docx   大小:7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麻杏石甘汤加减.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2 2022/9/10 文件大小: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麻杏石甘汤加减.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5~6g,杏仁8~10g,石膏15~30g,黄苓6g,瓜壳、信前胡、葶苈子6~10g,射干6g,炙杷叶10~15g,海石15~30g,胆星6g,薄荷10g。
加减:流鼻涕甚者,去薄荷加苍耳子6~10g,咳甚如犬吠者,去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5~6g,杏仁8~10g,石膏15~30g,黄苓6g,瓜壳、信前胡、葶苈子6~10g,射干6g,炙杷叶10~15g,海石15~30g,胆星6g,薄荷10g。
加减:流鼻涕甚者,去薄荷加苍耳子6~10g,咳甚如犬吠者,去海石加白芍10~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麻杏石甘汤属辛凉重剂,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味组成。其中,麻黄有较强的宣肺平喘作用,石膏清热除烦,二者配伍,具有宣肺气、清肺热之功,是治疗肺热咳喘的主要药物,配伍杏仁更加强降逆平喘,止咳化痰作用,甘草除调和诸药外,亦起着解毒清热作用。
中医认为的肺炎喘嗽,相当于西医的小儿肺炎,临床以发热、汗多、咳嗽、气喘、痰鸣,甚则气急鼻煽为主要特征,同时,可伴有口渴喜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不是风热犯肺,就是寒邪化热,热灼津液为痰,肺失清肃而成,因此,在治疗上,宜清热宣肺,祛痰定喘为主,以麻杏石甘汤最为适宜。
此外,由于感邪的轻重,形体的强弱有所不同,所以,小儿所患肺热喘咳的病因相同,但在证候表现上则有差别,因此,麻杏石甘汤要灵活加减运用。
这里,主要应注意舌质、舌苔的变化,患儿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轻重以及病程长短等几点。如高热、舌质红、苔薄白者,可在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加银花、连翘;若舌红、少苔者可加鲜芦根;热甚者,加羚羊角粉冲服;如发现高热惊厥者,可加用钩藤、僵蚕、全虫等药物;舌红苔黄、壮热咳喘、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滑数、痰热壅盛者加瓜萎、浙贝、冬瓜子、葶苈子、竹沥之类;咳甚者,加炙杷叶、前胡、黄苓;喘甚者加桑白皮、苏子。近年来,还常在本方中加鱼腥草,因鱼腥草善清肺热、解毒、散痈,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为治疗肺部感染的常用药物。如属病毒性病炎,则多加用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蚤休等清热解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