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老子》(又称《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共81章。它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学派
道常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绝圣弃智,返朴归真
1
何谓“道”?
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路,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
明确: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
1、构成世界的实体;
2、创造宇宙的动力;
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
《老子》中的“道”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