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C小yi 2022/9/10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
“十三五”期间,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在市委、市政府的固执领导下,在开发区宏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
“十三五”期间,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在市委、市政府的固执领导下,在开发区宏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实谋至上、实干至上、实绩至上,抓住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工程带动、精细化管理等关键环节,园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区内经济社会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工程标,现结合规划实施处境,评估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进展处境
(一)综合实力更上台阶
1、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十三五”期间,开发区抑制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繁杂的不利影响,经济总量保持稳定,根本实现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到“十三五”末,%,总量突破200亿元;
%;
,%;
%;
%。
2、基地创办强力推进。2022年9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宣城宁国核心根基零部件产业集聚进展基地(以下简称“宣城宁国基地”)为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进展基地。“十三五”期间,基地深入实施“1238”筹划,大力加强产业研究,强力推进工程创办,持续巩固创新进展,基地创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到2022年底,基地将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35亿元。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3、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开发区积极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加速转型升级。一方面依托中鼎、司尔特等上市公司“资本+技术+市场”的叠加优势,加快实施并购重组和反向投资,实现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中鼎集团先后并购美国mrp、德国kaco、法国tfh等海外企业13家,累计投入并购资金60亿元。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基金引导、科创中心孵化、融资贷款等“政策包”,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预计到2022年底,全区三大主导产业企业总数达780余家,占全区工业企业数的70%以上。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将成为开发区首个“百亿级产业链”。同时,积极培育进展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工程创办质效并举。开发区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环节,制定企业“招商地图”,对内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对外推进产业配套招商,积极引进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十三五”期间,开发区签约工程累计达182个(其中亿元以上工程106个),;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4—
新投产工程累计达125个(亿元以上59个);
新开工工程累计达139个(亿元以上73个);
精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上下游引入工程89个。
(二)园区特色更加鲜明
1、产城融合走向深化。“十三五”期间,开发区提防产城融合进展,园区根基设施日臻完善,,新建道路28余条,总里程近31公里,,新建渠道约13900米,新增场平面积约为6308亩;
、农贸市场1座、水厂3座、学校2座、污水处理厂3座。中德智造小镇主干路网全面贯串,中鼎减震迁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厂、环形道路等配套工程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2、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先后获批国家学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全国橡塑密封件知名品牌创造示范区、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安徽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批准筹建安徽(宁国)中德国际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园。在2022年全考核评价中,宁国经开区位列全国第80位(共219家)、全省第5位(共12家)。中鼎集团入围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给商百强,保隆公司排气尾管产销规模居全球行业内前三位,安泽电工跻身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榜单。预计到2022年底,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56家、亿元企业达8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5家;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5—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各类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5个。
3、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参与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依托其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推进全方位合作,获批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举办“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调进展峰会”,特邀清华大学、慧尔智能、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