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夸客客 2022/9/11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4-1659-01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4-1659-01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常见肿瘤中位居第2位。前列腺癌若能早期诊断,治愈率则会大幅度提高。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前列腺癌较具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PSA及其部分相关指标的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1]。现将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1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相关知识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是相对分子量为34000,含有237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糖蛋白,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1970年Ablin首先在前列腺组织中发现PSA的存在,1971年Hara等首先发现PSA存在于精液中,1979年Wang等在前列腺组织中纯化PSA成功,并证明其具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因此命名为PSA。PSA在血清中以不同的分子形式存在,主要以游离形式(FPSA)和结合形式(CPSA)存在,其中10%―30%以游离形式存在,70%―90%主要与α1-抗糜蛋白酶(ACT)和α2-巨球蛋白(AMG)结合。
%,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37%,阴性预测值为91%;%,特异性为77%,阳性预测值为47%,阴性预测值为88%,,但敏感性大大降低,,但PSA>10ng/ml能提示潜在罹患列腺癌的可能性高。
2PSA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PSA为4ng/ml是多年来人们公认的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的临界值,但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大约25%前列腺癌患者的PSA<4ng/ml。曹希亮等[2]的报道中PSA<%,这就对原有的临界值提出了挑战。因此,,Gilbert等[3]研究表明PSA<―(%%);――(%%),因而得出结论,。
在PSA应用中存在着其他问题: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中都有PSA水平的升高,两者之间PSA升高有较大的重叠,当PSA水平位于4―10ng/ml时,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有困难的,这叫做诊断的灰区。理想的肿瘤标记物要求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要高。而PSA作为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指标,还缺乏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