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哈姆莱特.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哈姆莱特.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8/7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哈姆莱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哈姆莱特》教案
课文解读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悲剧,被称为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位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忧郁王子”。课文节选了第五幕的第二场的高潮部分,在教授本课时如局限于课文,不足以窥见戏剧全貌,也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哈姆莱特》的魅力,因此,本课教学应充分利用影视资料,让学生观看电影《哈姆莱特》,从直观上把握全貌,然后再结合课文节选部分进行文本分析。
本文将采取鉴赏式、探讨式、评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定2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背景,整体把握《哈姆莱特》全剧,概括基本情节,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概括课文情节要点,结合课文节选部分更深入地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品味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教学重点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戏剧的悲剧根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哈姆莱特》的剧本与电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并从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影视与剧本领略戏剧艺术的魅力。
,懂得分析戏剧冲突及人物形象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品味欣赏哈姆莱特身上蕴涵的人性魅力及剧本的悲剧力量,初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流露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哈姆雷特》教案
教学要求
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鉴赏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
难点: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学品评的方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哈姆雷特
师昨天的电影好看吗?
生(齐声)好看。
师哈姆莱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留给世界戏剧人物长廊中最为经典也争论最多的形象,不是有句俗语叫做……
生(齐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师是啊,每一个读者对哈姆莱特都有他自己的理解,这说明了这个人物形象魅力十足,宛若天上的星星,璀璨夺目,至今许多文学家、哲学家还在津津乐道地评论阐释这个人物,今天我们就随着莎士比亚的如椽巨笔去探索哈姆莱特灵魂深处的魔力,当然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作者及背景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这个人物,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二、推进新课
生我来。
多媒体课件展示: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8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也译为《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学生掌声)
师很详细,哪里找到的资料?
生网上找的。
师很好,因特网是科技发展为我们提供的非常便捷的学习工具,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利用它。哦,那位同学举手,有问题吗?
生老师,什么叫“人文主义”呀?
师很有质疑精神嘛!学问,学问就是要学而问之,值得表扬。所谓“人文主义”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哈姆莱特身上就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哈姆莱特生活的社会背景吧。
多媒体课件展示:
剧中的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反映的却是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