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刘艳红《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9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刘艳红《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8/9 文件大小: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刘艳红《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程名称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授课人
刘艳红
学校名称
沁阳市商隐小学
教学对象
二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
教学内容:数学书第59-61页的例1和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余数”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上,为今后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学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余数的除法无论是商还是余数学生都较难理解,十分抽象。学生不但要明白平均分要尽最大限度分完,还要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必须小于除数,否则还可以再分,这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三、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理念:
1、让学生经历余数产生的过程,从而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教学过程设计以“活动”“鼓励”“发现”为主。从教师引导到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发现。借助摆一摆,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合作学****探究学****和自主学****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内容
学生、教师活动内容及目标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三、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要达到的学****目标是——(白板出示,生齐读)。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实现这些目标呢?好,下面就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谁摆的又对又快。
三、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表内除法的意义
: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出示学****目标学生齐读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目的是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