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最新全新-北京地区全国科技机构统计年报.doc

格式:doc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全新-北京地区全国科技机构统计年报.doc

上传人:文档库 2015/2/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全新-北京地区全国科技机构统计年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地区全国科技机构统计年报
技术指南
2014年12月
北京科技统计信息中心印发
目录
第一部分科技活动单位统计调查 2
(一)机构概况 2
(二)人员概况 2
(三)经费收入情况 3
(四)经费支出情况 4
(五)科学仪器设备 6
(六)科技课题基本情况 6
(七)R&D人员情况 8
(八)R&D经费情况 9
(九)科技产出情况 11
(十)附表 12
第二部分数据处理系统 13
(一)系统说明 13
(二)系统的安装和启动 13
系统硬件要求 13
系统软件要求 13
系统安装方法 13
系统的启动 14
(三)数据录入/修改 15
数据录入 15
数据修改 16
(四)数据平衡检查 16
(五)报表打印 17
(六)数据备份/恢复 18
数据备份 18
数据恢复 20
第三部分科学技术活动的分类 21
(一)科技活动的分类定义 21
科学技术活动 21
研究与发展(R&D)活动 21
基础研究 23
应用研究 24
试验发展 25
R&D成果应用 26
科学技术服务 27
(二)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与其他科技活动、生产活动的区别 28
(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R&D活动 30
(四)案例 32
第四部分附录 34
附录1. 机构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北京) 34
附录2. 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 34
附录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40
附录4. 学科分类与代码 60
前言
本技术指南根据科技部全国科技统计制度、《科技统计年报培训资料汇编》和往年填报中的常见问题编写了2014年度北京科技统计年报的统计技术标准和填表要求,适用于填写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调查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含转制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学技术信息与文献机构调查表(含转制的科学技术信息与文献机构)、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为区县部门所属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调查表,对规范统计口径和提高数据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本技术指南由北京科技统计信息中心科学计量部编制。
第一部分科技活动单位统计调查
本调查指标含义及填报中应注意的问题是针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调查表》而编写的,也适用于《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调查表》、《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调查表》。
(一)机构概况
机构概况表反映了机构属性,是分类汇总的标识,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分类数据的质量,填报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1. 上一年已进行调查的机构,其属性指标除因与实际情况不符而确须变更外,都应与上年一致;个别需调整的属性指标应附说明。新列入统计的机构的所有分类标识都需核实,保证与实际情况相符。
2. 机构类型(BA20):上年已调查机构按上年类型填报,本年新增机构按北京市科委下发的调查清单填报,如确需改变请写说明;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转制或改革机构,如不再是非盈利科研机构的机构应填“C”,哪怕仍是政府部门属的事业单位,但不是非盈利科研机构也应填“C”。
3. 机构从事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BA17):填满3位。没有转制的机构在“731-735”中选择填写。转制机构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单位的代码,应与该机构(单位)研究的成果、技术与产品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一致。对综合类机构(单位),应按其主要行业填写。
4. 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BA07):填满3位,应与该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一致。对综合类机构,应按主要服务的行业填写,像中国科学院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所服务的行业可以填“731-735”,一般的研究所尽量填“731-735”以外的行业。
5. 机构的学科领域(BA08):与机构实际从事的科学技术领域与方向一致。
6. 机构内设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个数(BA51)、国家工程(研究/技术研究)中心个数(BA54):填写数量应与机构重点发展学科情况(附表2)中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技术研究)中心数量保持一致。
(二)人员概况
人员概况表反映了机构人员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所从事各类活动状况。
1. 从业人员(PE1010):是机构年直接组织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总数,与机构有劳动合同关系,包括招聘人员,但不包括编制在其他单位外聘短期或长期的访问学者、研究人员。
长时间(半年以上)下岗人员不计入从业人员(PE1010)中,在人员流动(附表3)的“本年不在岗人员(PB3000)”中计算。
2.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PE2010):指直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