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医药板块的投资分析与行业预测.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医药板块的投资分析与行业预测.doc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2/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医药板块的投资分析与行业预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证券市场医药板块的投资分析与行业预测
引言

类自诞生之日起,便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疾病的威胁。在与无数疾病的抗争过程中,不仅需要医术高明的医生,更需要治疗效果明显的医药产品。从古代的《本草纲目》,到近代赫赫有名的同仁堂,在到现今治疗甲流的特效药“达菲”,医药产品伴随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医药产业!在当今这个金融服务高度发达的社会,很多有实力的企业都会选择通过上市,进入证券市场来筹措资金,进行资本运作,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医药产业同样如此。虽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各方面制度法规不够健全,但这并不妨碍有实力的医药企业进入其中发展。同时这也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投资机会。如何抓住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正确衡量该板块股票的投资价值,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一行业背景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复合产业,涵盖中成药、生化药、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等数十个门类。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医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结构相对完整,产品较齐全的产业。同时,随着科研力度的加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药物产品被开发出来,比如华兰药业控股的子公司在全世界首先研制成功甲流疫苗,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的莲花清瘟胶囊,成为各大医疗机构公认的预防甲流的首选药物。截止到2009年8月,全国共有医药企业6497家,产品销售收入达到近5500亿元。这其中有118家企业在沪深两市上市。可以说,整个医药行业在为全体社会公民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在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行业特征
(1)医药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在生命周期上并无严格的成熟期。医药行业的发展轨迹侧重表现在因技术和理念创新而带来的行业突破,而非传统的因资源枯竭或需求萎缩导致的行业消亡再生,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2)医药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度较小。它是典型的弱经济周期行业,在衰退时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速,可以防御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数据显示:与石油加工、有色金属、纺织、钢铁等行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萧条相比,医药行业仍可以保持较高的增长。
(3)医药行业市场准入标准较高。在测试生产、销售推广以及临床应用等环节均设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和操作约束。医药行业日益显现出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特征,研发费用在行业成本中具有较高占比,研发能力正成为行业内核心竞争力的要件。这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氛围较好,不会出现一些中小企业恶意竞争等不负责任的行为。
(4)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较小。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具有刚性特征,稳定的市场需求成为行业持续发展和稳定盈利的基础。数据显示:医药行业近年来产能稳步扩大,市场销售和利润实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现出稳中有升的市场需求。
(5)结合国情来看,国内医药行业的市场结构整体呈现垄断竞争特点,且竞争因素大于垄断因素,个别子域形成寡头垄断市场。与数量占近九成的中小企业相比,国内龙头医药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国内医药行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性弱,呈现内需拉动型特征:一是由于医药出口门槛高,本土医药企业多以国内市场为主体;二是中国医药市场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反而吸引了众多跨国医药巨头战略性进入。
(6)具有非周期性,抗跌防御性强。在抗跌的50只股票中,医药股最多,非周期行业股票居多。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医药股(包括中药、生物医药、化学医药等)118只,其中近半数医药股跑赢同期大盘,在抗跌前50只股票中,医药股达到11只、占比22%,其中走势最强的是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双鹭药业、科华生物、白云山等股票。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导致机构投资者首先抛售周期性行业股票,加上前期上涨过高,都导致了这些股票的领跌。而非周期行业业绩波幅稍小,特别是医药行业,任何世道人都避免不了疾病,都需要医疗服务,市场憧憬医疗改革对医药股是利好因素,成了医药股熊市避风港。
(三)行业现状(注①)
一行业规模
2009年1~8月,我国医药行业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幅度低于2008 年同期水平,数据显示,持续增长仍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格局。1~8月,,%,。8月末,,%,;企业数为649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
628个;,。
二产销情况
2009年1~8月,我国医药行业产销增势平稳。内需方面,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庞大人口规模等因素的促进下,国内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