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doc

上传人:碎碎念的折木 2022/9/2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1996年5月24日东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噪声的治理,削减和把握噪声污染,制造安静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安康,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其次条本规定所称环境噪声,是指生产经营活动、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四周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规定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阻碍人们工作、学****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东莞市行政区域范围。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检查监视,实行措施改善环境噪声质量。
市环境保护部门是对全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视治理的主管机关,并负责对生产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视治理。
建设、工商行政治理部门应帮助市环境保护部门对生产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视治理。
公安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实施监视治理。交通治理部门负责对火车,船舶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视治理。技术监视部门负责对工业产品噪声质量实施监视治理。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展检举、控告的权利。
各环境噪声监视治理部门应设立投诉,当接到检举、控告后,应派员到现场对责任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进展处理。
直承受到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排解噪声污染的危害。
第六条环境噪声监视治理部门有权派员进入造成噪声污染的单位和场所依法进展检查,被检查者必需照实反映状况,供给必要的资料,检查部门有义务为其保守技术和业务的隐秘。
第七条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各类适用区域,具体划定各类环境功能区,并做好经常性的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第八条对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维护安静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赐予表扬和嘉奖。
其次章生产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
第九条本规定所称生产经营活动噪声,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四周环境的声音。
第十条制止在住宅区、居民集中区和机关、学校、医院、疗养地的四周以及其他特别区域设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产经营工程。对上述区域内原有的生产经营设施排放环境噪声超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应限期治理或搬迁。
第十一条凡建、扩建、改建和迁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产经营工程以及增加噪声源,建设单位应编制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经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十二条建设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产经营工程和设施,必需实行配套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经市环境保护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或使用。
第十三条向四周环境排放生产经营活动噪声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需按规定向市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排放噪声的设施及其噪声声源的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并供给防治噪声污染的有关资料。噪声声源的种类、数量和强度有重大转变的,必需自转变之日起五日内申报。
第十四条建成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保持性能良好,未经市环境保护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撤除或闭置。第十五条制止生产、销售和进口不符合国家或地方噪声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
第十六条生产者和经营者向四周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厂〔场〕界排放标准。没有明显厂〔场〕界标志的,以规划用地红线或两个厂房〔场所〕之间的中心线为厂〔场〕界。
第十七条用于招徕顾客的音响不得超过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不得使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市区和各镇规划区内生产者和经营者使用的小型发电机、冷却塔、水泵、鼓风机和其他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应设置在适当位置,并有防止噪声污染措施,产生的环境噪声应符合所在功能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
凡在舞厅、音乐茶座、卡拉OK厅和带音响的餐厅、大排档以及其他效劳场所,安装排放噪声设备的,应实行有效措施使排放噪声符合所在功能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
第十八条对排放噪声超过规定标准,造成严峻噪声污染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由市环境保护部门作出限期治理或限制作业时间的打算。
第十九条进展产生猛烈偶发生性噪声活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公告四十八小时后,方可进展。
第三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其次十条本规定所称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建筑施工作业产生的影响四周环境的声音。
其次十一条建筑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期间,应使用噪声低、振动小的设备。向四周环境排放的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国家标准的规定。
其次十二条凡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打桩机、搅拌机、电锯、电刨、震惊泵、风动机具、推土机、切割机等产生猛烈噪声的设备,其排放噪声可能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的,应在工程开工十五日前向市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说明建筑施工场所、施工期限及可能排放到建筑施工场界外的环境噪声强度和所承受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
其次十三条在住宅区、居民集中区和机关、学校、医院、疗养地的四周以及其他特别区域,制止在十二时至十四时和二十二时至翌日六时进展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除外。生产工艺必需连续作业的或者因特别需要必需连续作业的,应当在工程开工前向环境保护部门申报,领取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特许证后,方可进展。
第四章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其次十四条本规定所称交通运输噪声,是指机动车辆、火车、船舶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影响四周环境的声音。
其次十五条行驶的机动车辆应当安装有效的消声器和符合规定的喇叭。机动车辆噪声应当符合《机动车辆允许噪声》国家标准的规定。
市公安部门应当把噪声检验列入机动车辆年检工程。
机动车在二十二时至翌日六时进入住宅区、居民集中区时,不得鸣喇叭。进入市区和各镇规划区的车辆,禁鸣高音喇叭。
警备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抢救车等特种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需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上述车辆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制止使用警报器。
其次十六条运输车辆装卸货物时,应文明装卸,减轻噪声,所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
其次十七条各类机动船只必需装置有效的消声器。在市区和各镇规划区的码头靠岸停靠的船只,制止使用高音喇叭,不得乱鸣声号。确需鸣号时,应使用电笛;除特别状况外,制止使用汽笛。
其次十八条依据把握交通运输噪声的需要,市公安、交通治理部门可规定制止高噪声机动车辆、船舶行驶的时间和地区。禁鸣喇叭路段和机动车辆的行驶路线方向由市公安、交通治理部门规定。
第五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其次十九条本规定所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四周环境的声音。
第三十条在市区和各镇规划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拘束室外安装使用高音播送喇叭,不得使用播送宣传车,但以下状况除外:
〔一〕经市、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批准的集会、游行活动;
〔二〕抢险、救灾、防洪、急救等紧急状况;
〔三〕经市、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批准使用的;
〔四〕在市区和各镇规划区内的汽车站、学校必需使用高音播送喇叭的。允许使用高音播送喇叭的,应把握音量,削减对四周环境的影响。
第三十一条居民使用家用电器、消遣器材或进展消遣及其他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他人的声音,应符合所在功能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二十二时至翌日六时,制止在住宅区、居民集中区使用电钻、电锯、电刨、铁锤等工具作业。
第三十二条在市区和各镇规划区内居民饲养家禽,不得影响四邻。
第三十三条在十二时至十四时和二十二时至翌日六时,制止在住宅区、居民集中区从事建筑装修和家具加工及其他产生噪声污染的活动。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需遵守《东莞市制止在市区销售燃放***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在工作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影响他人的声音,不得超过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定,除按有关法律、法规惩罚外,对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环境噪声监视治理部门可依据不怜悯节,赐予以下惩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六条,拒绝、阻止、延误环境噪声监视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或被检查时不照实反映状况,弄虚作假的,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十六条的,由市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后仍未到达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市环境保护部门除按国家规定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责令其关闭或迁移噪声源,并可依照《广东省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其次十七条的规定惩罚。
〔三〕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建设工程未经市环境保护部门批准而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市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停顿施工,并依照《广东省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其次十七条的规定惩罚。
〔四〕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未经市环境保护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而投入生产或使用的,由市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关闭或迁移噪声源,并依照《广东省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其次十七条的规定惩罚。
〔五〕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逾期未报、拒报或谎报噪声污染状况的,处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未经市环境保护部门同意,擅自撤除或者闲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造成排放噪声超过标准的,由市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重安装使用,并依照《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治理方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惩罚。
〔七〕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或地方噪声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的,由技术监视部门依法惩罚。
〔八〕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的,由市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停顿使用排放噪声的设备,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峻的,没收该设备。
〔九〕违反本规定其次十一条的,由市环境保护部门限制施工作业时间;对拒不执行市环境保护部门限制施工作业时间打算的,责令其停顿施工,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本规定其次十二条、其次十三条的,由市环境保护部门处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十一〕违反本规定其次十五条、其次十六条、其次十七条的,由市公安、交通治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治理条例》的规定惩罚。
〔十二〕违反本规定第三十条的,由市公安部门限期撤除高音播送喇叭,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十三〕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市公安部门可以没收产生噪声污染的工具和设备,并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治理惩罚条例》的规定惩罚。
〔十四〕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二条的,由市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治理惩罚条例》的规定惩罚。
〔十五〕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四条的,由市公安部门依照《东莞市制止在市区销售燃放***的规定》惩罚。
第三十七条当事人对惩罚打算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惩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惩罚打算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打算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打算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惩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惩罚打算的,由作出惩罚打算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八条环境噪声监视治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需出示有关的执法证件。
环境噪声监视治理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赐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规定由东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法》同时废止。过去由市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相低触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