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精品课程
语言学概论
开课院系:人文学院中文系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课程学分:3学分
1
《语言学概论》教程
主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教研室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研究
第一节什么是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第三节语言研究
3
第一节什么是语言
一、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口说语言形式和书写语言形式
方言和共同语
民族语言和民族交际语
二、什么是语言
1、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运用语言所产生的具体事实。
4
第一节什么是语言(续一)
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系统的,均质的,在言语活动中占主体地位。
言语是个人的,具体的,杂质的,在言语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
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约定俗成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部分,是一个均质的,抽象的实体。
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去除语言部分所剩余的部分,是言语活动中个别的特殊的部分,具有个人特色。
5
第一节什么是语言(续二)
3、语言和言语的统一
语言体现在言语中,没有言语就无法体会语言;
言语中包含着语言,没有语言就无法产生相互明白的句子;
4、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认清语言的客观存在,使我们在语言研究中分清主要和次要,从而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区分语言和言语对语言的规范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6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一、语言为人类所独有,既有传承性又有习得性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具有先天的习得语言的机制,但是,必须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和使用才能握一种语言。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既有符号性又有体系性
语言的交际过程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7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续)
三、语言为社会服务,既有稳定性又有开放性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既要以稳定的形式为社会服务,又要适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语言是认识的中介和文化的载体,既有共通性又有民族性
语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思维的共性使语言之间通过翻译可以相互理解,但是,文化的不同使语言之间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8
第三节语言的研究
一、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
对语言的研究,从传统的语文学到全面研究语言的现代语言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语言研究主要从结构规律、社会功能、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几方面着眼,有共时和历时研究、理论和应用研究、宏观和微观研究等不同领域。
三、语言学科的前景及其应用价值
语言学的方法和成果被广泛地应用到许多学科领域,前景非常广阔。
9
本章重点内容
第一节
重要概念:语言、言语、言语活动
重点掌握: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第二节
重要概念:符号、语言符号、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重点掌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