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doc

上传人:tiros009 2022/10/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 】是由【tiros00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
王胜远张平石亚娟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增收的有效方式,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依据SWOT分析理论和QSPM矩阵决策分析工具,分别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战略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创业应采取开拓进取型和发展改进型两种战略,也即农民工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有选择地开展农业相关产业经营或延伸服务进行创业。
关键词:SWOT分析;返乡农民工;创业;QSPM矩阵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0-0090-04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返乡农民工通过创业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化解农民工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了有特色的“打工经济”,对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部分进城农民工经过一段时间外出就业又返回家乡,利用打工增长的见识和本领,获得的资金和信息,在乡村、小城镇创办企业,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农业,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农民工返乡创业”[1]。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以及中西部发展条件和经营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进行创业。受经济危机影响,主要吸纳农民工的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面积减产、停产、倒闭,农民工大量失业返乡。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2008年底有逾2000万的农民工失业返乡,金融危机影响还未见底,返乡农民工数量还在加大。短时期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给居住地的经济和就业带来巨大压力,一批有技术、有想法、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开始思考通过自己创业解决就业问题。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来看,农民工创业的成功率还普遍不高,创业行为还受到制度环境不适合、创业资金获取困难、自身素质局限等多种因素的威胁。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SWOT分析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势
在打工过程中,农民工除获得资金的积累以外,还普遍获得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这为返乡创业提供了基本的资本;返乡农民工在打工之前都是普通农民,对农业相关生产链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比较熟悉,适合返乡后进行相关产业的创业;农民工身上吃苦耐劳的特点和较强的生理承受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资金等其他外界因素造成的障碍;创业初期普遍采用家庭式经营和家族式管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返乡农民工熟悉当地情况,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乡里乡亲”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创业农民工雇佣到低廉的劳动力和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劣势
返乡农民工普遍教育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思维****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难作出周全的决策,虽有技术和经验,但缺乏对法律、经营、管理知识的掌握。目前我国农村的产权制度还不清晰,农民掌握的生产资料无法顺利流转实现其价值,创业资金缺乏;农村投融资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返乡农民工创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返乡创业者虽经历了城市现代文明的洗礼,但仍然残留小农意识,市场意识不强;从总体上看返乡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与其他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2]。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机会
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包括政策机会和市场机会两个方面。从2004年至今连续六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作为落脚点,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契机。国家和地方均出台扶持性政策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特别是农村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以及涉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涨,这些都给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市场机会。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威胁
返乡农民工创业威胁包括制度威胁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对农民的歧视和限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创办企业手续繁琐,权益保障困难。户籍制度和创业门槛都限制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农村土地流转和投融资体系的不健全增加了失败的几率。在创业风险分担方面,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弱质造成返乡农民工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也增加了创业失败的市场威胁。
综合上述影响返乡农民创业的内外部因素,建立SWOT矩阵(见表1)。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战略分析及评价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战略分析
根据SWOT分析法的战略制定原则,运用矩阵分析法,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内外部条件分析后组合出四种战略。
SO战略(开拓进取型战略)。返乡农民工应牢牢抓住外部机会,利用打工过程中积累的资本和经验。背靠土地、面向市场,立足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动植物养殖等项目。
WO战略(发展改进型战略)。返乡农民工要利用外部政策和市场的机会来弥补自身劣势。利用政策优势,返乡农民工可以利用掌握的专业技能依托经济基础、市场发育、基础设施都比较好的中小城镇创立成本小、见效快的加工业、小型工矿企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零售业、农村旅游业等。
ST战略(加强回避型战略)。返乡农民工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农业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经营;通过城市、乡村两个市场的信息沟通,从事市场中介和经纪服务。
WT战略(防御完善型战略)。返乡农民工可以通过联合,共同筹集资金,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建立集体型企业进行创业。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战略评价
SWOT分析在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专业化的分析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但存在精度不高的缺点。这就需要利用一种精确的方法对战略选择进行量化处理。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就是一种基于先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来客观评价备选战略,通过各备选战略的相对吸引力计算来选择最佳战略方案的工具方法[3]。
运用QSPM矩阵包含以下6个步骤:(1)在QSPM矩阵左栏中列出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2)给每个内外部关键因素赋予权重,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出内外部因素权重所得(见表2所示);(3)确认返乡农民工创业备选战略,将这些战略列于QSPM矩阵的顶部横行中;(4)确定吸引力分数(AS),即用专家打分法表示各因素对每个战略的相对吸引力;(5)计算吸引力总分(TAS),吸引力总分等于各横行吸引力评分与权重的乘积;(6)计算每种战略的吸引力总分和并进行比较。分数越高说明战略越具有吸引力,该战略的运用越能取得成功。
本文运用上述方法,笔者征询到10余位就业方面的专家,对SWOT分析得到四种战略进行评分计算后得到返乡农民工创业战略评价的QSPM矩阵(见表3)。
通过对QSPM矩阵分析显示:在四种备选战略中,SO(开拓进取型战略)(发展改进型战略)(加强回避型战略)(防御完善型战略)。因此,返乡农民工创业应采取SO或WO战略,即返乡农民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有选择性地开展农业相关产业经营或延伸服务业进行创业。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支持体系构建
从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因素来看,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要想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几率,政府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返乡农民建立创业支持体系,对涉及创业成功的关键领域进行有效指导。
(一)针对SO战略建设创业培训体系和农村产权流转体系
创业行为的成功根本上依赖于创业者素质的提高。返乡农民工的自身优势已不能满足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和发展乡村旅游业、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动植物养殖业的需要,创业者迫切需求通过创业培训快速充电。由于创业培训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多方面协调,依靠创业农民工自己力量几乎不可能实现,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建设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体系。从短期来看,可以分层次、分行业、分项目将创业人组合成有共性的小群体,组织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满足最紧要的需求;从长期来看,应该建立农村创业培训的专门机构,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创业培训的规范和质量。此外,地方政府还要从提高人力资本红利、发展地方经济的观点出发为进入农民工创业企业的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农村产权制度混乱和虚置在制度层面弱化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经济基础,是农村经济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我国虽已在法律上明确了农民对以土地为主的基本财产拥有法律意义上全部物权,但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土地为主体的农民财产权益却得不到保障[4]。一方面农民无偿甚至亏本也要保障国家耕地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农民被排除出产权流动与交易的主体方之外,土地增值的地价被政府和工商业经营者所获。为了让返乡农民有足够的能力创业,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流转体系。首先,明确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对农民拥有的土地和房屋财产予以确权和颁证,从制度上保证农民真正拥有对土地的抵押、流转、继承、收益等权利。其次,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所有形式的土地流转都必须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透明交易,农民获得全部交易收入。再次,对国家必须保护的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采取市场化方式对划为耕地保护区的土地进行经济补助。
(二)针对WO战略建设农村投融资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资金缺乏和贷款困难是限制返乡农民工创业起步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农民本身比较贫困,生活消费、子女教育费用和赡养老人费用又几乎消耗了所有的打工收入,所以返乡创业者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过获取贷款支持[5]。贷款条件严格和返乡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可抵押财产使得农村贷款在数量上和范围上都是“杯水车薪”。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第一桶金”依赖于政府在农村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在城乡合理流动。通过构建多层次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适应创业需求的金融信贷产品,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不失时机地发展农村要素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返乡农民工局限于教育、经济、视野和资源条件,决定了政府需要通过提供贴身的创业服务助其成功。只要愿意创业并且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政府都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第一,帮助返乡农民工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提供最符合市场需要的项目供其选择,进而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信息和帮助。第二,搭建公益性返乡农民工创业平台。针对城市的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区成功运行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范本,如能建立专门服务于农村创业行为的公益性创业基地,必能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增加砝码。创业基地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的创业场所,允许初期创业者在创业基地里面进行创业尝试,为创业者搭建一个可以提供专家培训、市场咨询、信息交流、相互学****的平台。第三,建立有助于创业行为的公共政策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杜绝“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适当减免行政性收费;指导建立协调发展的中介组织体系,有效规避外部力量所形成的不良经济。
参考文献:
[1][N].人民日报,2009-02-15.
[2]赵西华,、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江海学刊,2006,(1).
[3][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7).
[4][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5]郑风田,――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