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小学科学溶解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278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科学溶解课件.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22/10/6 文件大小:1.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科学溶解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科学溶解课件 】是由【yzhluyin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科学溶解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四上册(溶解)单元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很难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
本单元原教材是比较成熟的,一些科学探究活动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在修改后的教材中得以保留。比如“溶解快慢的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等。
原教材与修改后教材的课题目录
1、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怎样加快溶解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分离盐与水的方法4、不同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5、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原来的第一课内容过多,新教材把原第一课拆为两课,《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充实了一些内容。《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不要求建立溶解概念,着重于对溶解现象的观察。《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一课通过对过程的观察,建立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原教材中的第5课《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中的几个活动保留在修改后教材的第3第4课中。
第三部分为第7课,引导学生对增加和减少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让他们亲眼目睹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从而使他们感知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三、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一些液体和一些气体也能够溶解在水中。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表面积、水的温度、溶液是否会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等科学工具进行实验和测量。
*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溶解实验中的一些现象。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把盐放进水里,会慢慢地化掉,把沙放进水里却不会化掉。一些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本单元第一课,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发现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学****使用过滤的方法,并期望通过过滤认识溶解和不溶解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加深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强调对观察所得的描述,描述也促进学生的观察活动。
本课的过滤是判定是否溶解的依据,因此,要尽可能保证过滤实验成功。教师要做好过滤实验的讲解和示范。
(二)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溶解现象,大多无法细致的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像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再反过来运用这个概念判定一些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插图中的高锰酸钾颗粒有点多,三四颗高锰酸钾效果就很好。
记录表中的“颗粒大小是怎样变化的”不好填写,建议改为“能否看见水中的颗粒”,与表格中其它项目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