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围头战地文化渔村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围头战地文化渔村资料.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7/8/16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围头战地文化渔村资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围头战地文化渔村资料
围头村地处福建泉州晋江东南沿海突出部——围头半岛的最南端,东临台湾海峡,西临美丽的围头湾,北依金井小城镇,,是祖方公里,常住人口4222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海岸线曲折绵长,全线6500米,距离高速公路口40公里,距离国道口45公里,距离机场28公里,是省道308线的起点,又是沿海大通道与疏港公路交接处。
围头区域位置独特,滨海人文资源丰富,昔日它曾是震惊世界的“八。二三”炮战主战场,如今它是对台对金经贸旅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海西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成为现阶段福建省休闲农业旅游示范新亮点。“美丽的围头”、“英雄的围头”、“海峡第一村”三大乡村旅游品牌,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三年多来,围头战地文化渔村乡村旅游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分别获得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全国第三批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首批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年福建省十佳文化景区、泉州市首批十佳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泉州市国防教育基地、泉州市“讲文化、树新风”先进单位、泉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村、泉州市首批生态村、晋江市十大典型示范村、晋江市首批文化建设示范村、晋江市称风易俗工作示范村、晋江市首批绿化精品村、晋江市国防教育基地、晋江市新农村建设现场教育示范基地、晋江市和谐社区、晋江市爱心社区等二十大殊荣,2011年作为福建省三个候选村之一入围“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评选。
景区内划为东西线两条休闲观光带,一是东线滨海休闲带:有古渡观光渔港、海角地质公园、东线和平公园、金沙湾、月亮湾、东海湾,形成“一港二园三海湾”全长3。9公里。二是西线战地观光带:有“八二三”战地园区、毓秀楼、达屋楼、战地文化广场、永平古城广场、渔港中心广场,形成“一区二楼三广场”,围头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好选点,也是民众自架车旅游的好去处。2010年间围头战地文化渔村加入“海峡旅游景区大联盟”。
【“八·二三”炮战遗址毓秀楼】:围头与金门仅一水之隔,上世纪50年代,退守台湾、金门的蒋军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断派飞机到沿海狂轰滥炸,用大炮轰击大陆村庄。从1958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的4个半月中,解放军共进行7次大规模炮击,多次中小规模炮击,严惩了国民党军队,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左边图片”:一些领导来我们围头村考察的照片
“右边图片”:围头村境内的一些景点的照片
围头村毓秀楼是上世纪30年代一位华侨吴天敬先贤于1931年修建的小洋楼,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华侨出国后,由族人居住。“八·二三”炮战时,这座钢筋水泥建筑成为海军某连的连部,还住宿着几十名民工。炮战一开始,高耸的楼房就成为敌人射击的目标,先后6发炮弹打进毓秀楼,把门亭、围墙、房顶打穿了几个大洞,所幸的是炮弹都没有爆炸,住在楼里的人员没有一个伤亡。想想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议。当时建造时所用的钢筋、水泥都是从菲律宾运来的,墙体都是用钢筋水泥浇灌的,整栋楼结婚设计合理,美观,大方,异常的坚固,它见证了围头近百年的沧桑与发展过程,具有较高的战地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1996年6月,毓秀楼被晋江市评为“文物保护单位”,现成为“八·二三”炮战的革命文物景点,也是“红色旅游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