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广州天河软件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格式:docx   大小:55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州天河软件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井平 2022/10/13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州天河软件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广州天河软件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是由【井平】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州天河软件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广州天河软件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广州天河软件园管理委员会
目录
广州天河软件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10年是天河软件园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央、省和广州市关于加快发展软件产业的相关精神以及中共天河区委关于制定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编制,充分考虑了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是今后五年天河软件园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天河软件园1999年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于当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1年又被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列为国家十一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2005年8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天河软件园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建设国家软件基地,争当排头兵”的目标,充分利用周边近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保障,发挥园区知识、人才和技术等资源高度聚集的优势,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加快自身发展,软件企业快速集聚与成长,已成为华南地区软件企业创业发展的摇篮,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软件开发和生产基地;
发展现状

2005年园区实现软件企业技工贸总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软件收入
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产出规模在全国11家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位居前列排名第二;自2001年园区被评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以来,软件企业已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亿元,年均增长%;其中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269亿元,年均增长30%,天河软件园已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点;

目前天河软件园已形成包括高唐新建区、建成区、支撑服务区、研发中心区和12个分园在内的、布局较合理、配套较完善、环境较优美的软件企业载体;根据国家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最新批复,天河软件园占地面积已扩大为将扩充到平方公里,其中高唐新建区为平方公里,目前已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用于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环境建设、设备购置和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前期费用工程配套、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和项目前期费用;此外,数字化虚拟园区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2005年园区软件企业达到900余家,经信息产业部认证的软件企业有446家,占广州市认定软件企业总数的%;已登记软件产品1844个,占广州的74%;园区内软件企业已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有142家,通过CMM认证的16家,入选“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的5家;近几年,网易计算机、网易互动娱乐、华南资讯、海格通信、京华网络等软件企业多次被评为全国软件百强企业,在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游戏娱乐、电信增值服务、智能交通等行业已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

国内外研发中心相继落户园区,现有15个以企业形式成立的研究开发中心,面向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的是与国家863高技术合作项目,有的是企业需求的产业化项目,如嵌入式软件研发中心、广东Linux应用技术支持中心、美国硅谷软件外包研发中心、爱立信新研发中心、微软技术支持中心等;园区的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2005年园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34亿元,其中R&D经费支出16亿元,占园区产品销售收入的12%;

园区管委会分别与赛宝软件评测中心、广东科学园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广东省LINUX公共服务技术支持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技术监督局软件检测所和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机构开展了紧密合作,积极打造园区技术研发和测试平台;在软件园的支持下,广州微软技术中心正式落户园区,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在软件园的支持下;,在优惠政策的落实、软件人才的培训与引进、生活配套服务等方面已形成规范的运作流程,在融资促进、经营服务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存在问题

园区软件企业数量不少,但大部分企业的规模过小,上档次、上规模的大型龙头企业不多,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度的品牌不多,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更少;

大部分软件企业的开发技术和开发手段还比较落后,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及CMM认证的软件企业较少,R&D资金投入不足,软件产品的覆盖面窄,软件出口能力较弱;

大部分企业面临激烈的低水平竞争,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软件企业很少,企业间协作少,软件标准化程度低;

由于园区企业规模不大,能够上市的公司较少寥寥无几,银行借贷融资十分困难,风险投资资金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来源于股东自有资金,资金“瓶颈”严重制约软件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与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园区相比,天河软件园出口能力明显偏弱,现有做出口的软件企业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链和合作网络,处于散兵游勇阶段,带动作用不强;

发展机遇
“十一五”时期是天河软件园重要的发展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国家已将自主创新正式列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对高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市、区政府也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战略高度对发展高科技,特别是软件产业进行了前瞻性部署,相继做出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决策;
2004年8月19日,市委林树森书记来天河软件园作专题调研,提出要“力争在三年内把天河软件园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软件研发、生产、销售基地”;2004年12月3日,张广宁市长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确定了广州市支持天河软件园发展的政策,并成立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天河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要举全区之力发展软件园;市、区政府还落实了巨额资助计划;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为软件园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而且提供了强大发展动力;

根据国家科技部最新批复,天河软件园占地面积已将扩大充到平方公里,其中高唐新建区为平方公里;高唐新建区首期平方公里已完成详细规划并获市规划局批准,大块土地的征用基本解决,2005年6月已开始全面开工建设;新扩期平方公里已完成地形测量、环境评价,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初步方案二期平方公里也将迅速展开建设工作;
高唐新建区的建设与扩展对天河软件园意义重大,这是因为:1高唐新建区的建设能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园区发展的空间制约问题,为产业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服务设施配套创造了良好条件;2大规模集中园区的建设对天河软件园整体品牌的扩大与提高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3高唐新建区地处广州两大发展轴之一的东进发展轴上,属于广州东进发展轴的第二组团,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汇集各种资源,形成快速发展之势;此外,广州科学城与软件园一路之隔,两大园区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周边区域发展,有望形成更大范围的广州东部高科技集中区,从而产生更大规模的产业积聚作用;

2001-2005年全球软件产业年均增长7%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增长更为迅猛,同期年均增长40%,这说明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软件产业都是发展迅速的产业,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力;特别是华南地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是珠三角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传统产业,随着市场的饱和与竞争的加剧,急需调整、优化、升级,信息化改造是其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二是珠三角产业结构重化和高新技术化趋势明显,汽车、石化、钢铁等重化产业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对软件产业的需求拉动是显着的;三是珠三角城市化处于不断深化、完善阶段,机场、港口、火车站、大学城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其他信息化应用如火如荼,经济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有力支持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其他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相比,天河软件园总体排名前列,在产出规模、企业数量、研发能力、市场意识、配套服务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邮电通信、商业智能、金融税务、游戏、建筑等行业软件在全国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已形成较好的综合品牌,在华南地区影响较大,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广州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对软件产业发展具有多重带动作用;首先是地缘区位优势;广州处于珠三角的核心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有很好的国际合作基础,一方面有利于区域内合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展软件出口和加工,通过国际合作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其次是人才、技术优势;广州市集中了广东省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仅天河地区就集中了5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