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沁园春·长沙教师版.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沁园春·长沙教师版.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8/18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沁园春·长沙教师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沁园春·长沙
学****要点
,抓住诗眼
“意象、意境、诗眼”概念,了解诗歌抒情方式,初步掌握诗歌阅读方法


背景
20世纪初,毛泽东在长沙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期间,1915年毛泽东组织第一师范进步同学开展驱逐反动校长的斗争。五月袁世凯接受日本《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1920年和何叔衡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伐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伐赵恒锡展开斗争。
1925年中国革命迅速发展,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已经建立,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充分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随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革命领导权的斗争越来越尖锐,国民党右派企图夺取领导权。陈独秀认为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领导,提出“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而毛泽东针锋相对地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革命。在革命飞速发展而党内外又存在着严重斗争的形势下,1925年8月,毛泽东从韶山到长沙,十月准备到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所。临行前,重游橘子洲,联想现实,回忆往事写了本词。
知识链接:
:时间、空间角度,远望、近视角度,俯视、仰视角度,视觉、听觉角度,嗅觉触觉角度等。
:A承上。B启下。C承上启下。D总结上文,开启下文。E开启并总结下文。
3. 问“行文的作用”问的是这句话和上下文的关系。
答题要点:①先总说“承上启下”,然后结合内容具体说“上承……,下启……”。
一、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即“诗眼”。请问《沁园春·长沙》的“诗眼”是哪一句?
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从写作背景中可知当时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是最尖锐的问题,“文以载道”,恰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谁主沉浮”的问题,但一篇文章或一首诗不能只提出问题,还必须解决问题,请问毛泽东同志解决了问题没有,或者说他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没有?通过哪些句子看得出来?
答:①回答了。②“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作者用了一个设问句式,对“谁主沉浮”作了巧妙地回答:我们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的风浪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任。表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借景(人、事)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方式,那么毛泽东在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时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答:借景(人、事)抒情。
——在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后,下片开始回忆往昔的革命斗争生活,通过追忆斗争生活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二、阅读上片,回答问题
,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答:通过满山红叶,碧绿澄澈的江水,千帆竞渡,雄鹰翱翔,鱼虾畅游的意象,描绘了湘江秋景图,组成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意境。
,那么上片换成“枯藤老树昏鸦,残垣断壁人家”的意象,组成“残破荒凉”的意境行不行?为什么?
答:①不行。②“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本诗写景是为了提出中国的大好河山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由大好河山的壮美引出对革命领导权的思考,也为下文抒发壮志豪情做好了铺垫。
如果写成残破荒凉的意境,就不能引发壮志豪情。如果写诗的目的是为了控诉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则应写成残破荒凉的意境。
,称为领字,本词上片中有无领字?它是字?下片中有无领字?它是字?它们各领到哪句?
答:上片有领字,为“看”字,领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下片也有领字,为“忆”字,领到“粪土当年万户侯”。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从哪几个角度写景?前几句和最后一句是什么关系?
答:①从4个角度写:远眺;近看;仰视;俯视。②前几句是“分”写,“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总”写。

, , 。这三句交待了, , ?
答:①寒秋(我)独立,(在)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②这三句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
三、阅读下片,回答问题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和上片的写景有何联系?


答:A。
——“怅寥廓”由上句“万类霜天竞自由”而来,“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地,触景生情,很自然的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从而想到“谁主沉浮”的问题。
?
答:承上启下。上承对壮美河山的描写,下启回忆往事。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答:总结并开启下文。从上片的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