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 】是由【B小y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军经过60年的进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综合作战才能得到大幅提升,能随时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好要挟的海上钢铁长城。 1949年0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从滔滔长江中,艰苦地驶向大海。1954年,中国政府在中央财政奇怪慌张的处境下,拨出巨款,购买了苏联制造的四艘驱赶舰;
1962年,第一艘国产猎潜艇研制告成;
1971年,由中国自行设计建立的第一艘导弹驱赶舰“济南”舰服役;
1975年,第一艘国产导弹护卫舰交付部队使用。从引进到制造,中国人民海军的武器装备进入快速进展阶段。20世纪90年头,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国产其次代导弹驱赶舰“哈尔滨”舰装备海军部队,其排水量4200吨,可搭载直升机,并装备有防空导弹系统和反潜武器系统。新级别导弹驱赶舰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战舰朝着多用途、远海作战的方向进展。近年来,有着“中华神盾”美誉的新一代国产导弹驱赶舰使水面舰艇部队同时具备了点防空才能和区域防空才能。与此同时,新一代导弹护卫舰、导弹艇、猎潜艇、扫雷舰、远洋综合补给船也不断装备部队,使中国海军的远洋综合作战才能得到大幅跃升。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
1981年,第一艘国产导弹核潜艇下水;
1982年,我国告成举行了首次潜艇水下运载火箭放射……目前,我国潜艇的数量与总吨位比初建时期增长了几十倍:新型常规动力潜艇静音性能取得突破;
海战场上的自持力、生存才能、突防才能以及攻击才能大幅跃升;
战术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海军潜艇部队走上了跨越式进展的道路,为祖国在水下建起一道坚忍的盾牌。
1995年,在青岛邻近海疆举行的一场实兵对抗演习中,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得到了全面的表示:新型反潜机使“蓝”军潜艇无处遁形;
新型舰载机利用“敌”雷达盲区,引导“红”军水面舰艇部队对“敌”实施精确的超视距攻击;
新型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对“蓝”军实施全面的电磁干扰和压制,为“红”军在电磁空间的争夺中赢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新型的歼击机为“红”军取得了制空权;
轰炸机为登陆部队供给了强大的火力支援,使登陆部队顺遂抢占滩涂阵地……步入21世纪,海军航空兵部队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作战半径更大、对海攻击才能更强的“飞豹”战机和信息战才能更强的第三代战机全面装备海军部队,并逐步形成全天候作战才能;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4—
信息化程度高、功能全面的新一代舰载机与海军水面舰艇紧密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海军的搜反潜才能和攻舰的才能;
侦察机、加油机、轰炸机等部队作战才能全面提升,为取得海战场的制空权、电磁空间的主导权奠定了坚实的根基。1980年,一支由18艘护航、测量、保障舰船组成的大型舰艇编队,第一次驶出领海,穿过岛链,进入了太平洋。这是人民海军为保障我洋预定海区放射运载火箭派出的特混舰队,在广阔的大洋上,中国海军留下了一道道崭新的航迹。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01月19日,“合肥”号导弹驱赶舰和“丰舱”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和孟加拉国吉大港。这是中国舰艇编队首次出访。此后,中国海军31次走出国门,访问了近40个国家,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军舰航迹广泛五大洲、三大洋。2022年05月20日,“青岛”号导弹驱赶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从青岛起航举行首次环球航行,历时4个多月,总航程达3万多海里,开创了我国海军舰艇出访海上航行时间最长、出访国家最多、航程最远、途经目生海疆和航道及港口最多的纪录。2022年,中使命─2022”中俄联合军演正式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我国山东半岛及邻近海疆拉开帷幕,为期八天的演习跨越两国陆、海、空域,共分“海上封锁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强制隔离作战”三个阶段,向外界表示了强大的综合作战才能,显示人民海军与外国海军合作的层次、规模和难度不断提高。2022年12月26日,由“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赶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疆执行护航任务。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