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最新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大事记.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大事记.doc

上传人:908163988 2015/3/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大事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大事记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2008-01-25
u      1949年8月25日,吴玉章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请示当前文字改革工作指导原则:根据文字应当力求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的原则,中国文字应改成拼音文字,并以改成罗马字的,也就是拉丁化的拼音为好,不要注音字母式拼音与日本假名式拼音。
u      1949年10月10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立即着手进行汉语拼音方案的研究。
u      1950年到1955年,全国各地工农兵、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两册,作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
u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制定拼音方案的工作正式排上日程。
u      1952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下设的拼音方案组召开会议,通过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其中声母24个,韵母37个。
u      1953年初,毛泽东主席审阅了拼音方案组拟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他认为这套拼音字母在拼音的方法上虽然简单了,但笔画还是太繁,有些比注音字母更难写。
u      1954年7月1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全体委员会议,拼音方案提出了五个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草案。
u      1954年10月,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u      1954年12月23日,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吴玉章提出工作任务,这就是做好三项准备工作:《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教学。
u      1955年2月,文改会成立拼音方案委员会。
u      1955年5月6日,刘少奇听取汇报后,提出三点意见:,简化字要分期分批进行,原来的繁体字要保留一个时期,不要马上废除。,学校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可以考虑做出这样的规定:老师在一定时期内学会普通话,今后凡是不会讲普通话的,不能当教师。,要用来作试验,可以试译《毛泽东选集》。
u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提出用“普通话”代替“国语”这个名称,并确定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语音标准,从而解决了《汉语拼音方案》的语音标准问题。中国文改会秘书长叶籁士汇报了几年来研制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情况,同时提出六种汉语拼音方案的初稿,征求到会代表的意见。
u      1956年一、二月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即《汉语拼音方案》的第一个草案(后来人们把这个草案称为“原草案”);同时还发表了《关于拟订〈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几点说明》。
u      1956年1月20日,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在会上作了关于文字改革的发言。然后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他指出:“我很赞成在将来采用拉丁字母。……因为这种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几个,向一面写,简单明了。……拉丁字母出在罗马那个地方,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们用一下,是否就大有卖国嫌疑呢?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