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德育原理考试.docx

格式:docx   大小:4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育原理考试.docx

上传人:温柔的兰花 2022/10/16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育原理考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德育原理考试 】是由【温柔的兰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德育原理考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德育原理
第一讲德育本体论-何谓德育
主要内容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二、以心育代德育三、心育学科之建设一、德育即道德教育
(一)德育见解的泛化
古代德育见解
在我国古代,“德”的本字为“惪”。《说文·心部》:“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段注》说:“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令人得之也。”本义是对人讲理,于已无愧。
古代无德育见解,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见解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依照道德法规培养自由
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
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
“体育”(physicaleducation)。今后,“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
基本见解和常用术语。
中国古代教育的几个重要特色:
一是文史哲不分家;
二是文理不分家;
三是***教育与成才教育不分家。
因此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所谓“德育”,德育融入所有形式的教育中,由此
形成了重德的教育传统。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
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
“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阐述教育的要旨。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公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公民政府宣布了“侧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公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要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德育”的外延其实不是一模一样,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停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相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相同。
人类最初的社会意识并没有分化为今天所谓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礼仪之类相对独立的形态,但是的道德同社会意识的其他方面不分彼此,融于
民俗之中。
英语中,moral(道德的)ethical(伦理的)两个词,分别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都是“依照****惯或民俗”,实际上是范围宽泛的“民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思想教育”
(ideologicaleducation)。
2、近代德育见解
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此后,一
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浸透着政治、法
律、宗教规范的成分。
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经过宗教推行道德教育,近代以
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这种场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代替宗教教育。
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见解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
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
3、新中国成立后德育见解的演化
(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
从“德育即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德
育即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1988年12月15日),“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1993年2月),“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中国一般高等学校德
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
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二)德育见解泛化之弊端
理论上的错乱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显然在
指向、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拥有显然的差异,各自有各
自的规律。若是混淆这些差异,则会惹起理论上的错乱,表现在:
1)一应俱全的对象等于取消了见解自己;
2)在理论系统上存有严重弊端;
(3)在理论上无法律人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
实践上的凌乱
1)道德(思想等)问题政治化,思想(心理等)问题道德化;
2)在实践中让德育难以实现根本目标;
3)思想、政治、道德、纲纪等教育问题相互混淆,简单采用错误的教育决议。
(三)德育见解的回归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以善恶判断为内容,养成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道德为的教育。明是非、辨善恶、为善行就是道德教育的目标。
回归德育实质其实不否定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教育的重要性,而是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以心育代德育
(一)德育外延拓展的必要性
从育人的内容看,狭义的道德教育显然不能够涵盖育人的所有方面,而这些内容恰巧关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面对道德问题、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等等。因此,有必要拓展德育外延。
从我国的传统文化看,我国是一个素来重视世俗生活,相对忽略宗教生活的国家,在教育上形成了十分侧重社会意识教育的传统。
狭义的道德教育诚然突出了专业性,但实质工作中难以完满将其与其他各育分开。
(二)心育见解之解析
对“心育”的理解
(1)王国维的理解: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
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
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阐述教育的要旨。
2)当前的理解:把心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
心育见解之创新
从字源学的角度考虑,心育最能合适表达现在“大德育”之见解。心的本义是指人的心脏,今后引申为人的思想、性情、道德。
育人的实质就是育心:
-政治教育:忠心教育;
-道德教育:良知教育;
-思想教育:信心教育;
-心理教育:放心教育;
-法制教育:戒心教育;
-礼仪教育:谈心教育。
三、心育学科之建设
(一)心育分支学科之建设
心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学科相对成熟,特别是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已经获取很丰富的成就。但是其他学科相对单薄,有待加强。
2)侧重经验,缺乏科学性。把育人工作工程化、项目化,把活生生的人看作机器和物体对待。
加强心育各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1)育人工作推行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主动运用学科发展规律来进行心育。
2)对心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要点是跳出教育研究教育。如道德教育,没有意理学的支撑,不能能获取好的收效。
(二)加强心育分支学科的交织交融
我们既要看到心育各学科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比方,一些道德问题可能自己就是思想问题,也有可能是心理问题。
思虑题
若是把德育理解为狭义的道德教育,那么如何解决大学德育课程与中小学德育的相适应问题?
设想一个新的见解来代替过去的“大德育”,并说明原因。第二讲德育功能论-德育何以必要与可能
主要内容
一、德育之功能二、德育之必要性三、德育之可能性一、德育之功能
(一)人的存在
人的实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实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人的社会性在于人的道品德。道德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都是经济关
系的反响,但道德关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最为长久。
人的道德存在:道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的三条命:
天数-自然之命;
人命-政治之命;
己命-道德之命。
人的教育存在
个体都拥有可教育的天性;
个体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
(二)德育即育德
从无德走向有德;
从缺德走向全德;
从有德走向美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真人就是占有自己的人,就是有大爱大德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
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走开了初级兴趣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三)道德关怀与道德营救
物质关怀与道德关怀;道德关怀的基础:爱。
道德处分与道德营救;
道德处分在实质上一种心理处分,是一种比***处分、制度处分更为残忍的
处分。关于道德上的过错学生,应当恩赐更多的道德关怀与道德营救。
二、德育之必要性
(一)对德育必要性的思疑
道德虚无主义的挑战
老子、尼采的见解:道德教育就是造就险恶的社会、虚伪狡诈的人。
老子:见素抱朴,绝仁弃义。
尼采:上帝死了。
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
强求道德上的一致性,反而不道德。
道德生成论的挑战
1)“道德天赋论”“仁义礼智信,非由外铄也,我所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道德出于“良知”、“良能”。
道德就是“和蔼意志”的“绝对命令”。(康德)道德属于理性世界,而教育属于感性世界,它不能能为理性世界供应任何宽泛的道德原则。——教育无助于道德。
2)“环境自觉影响论”
道德如口语是自然****得的,而不是学得的。有意的道德教育几乎是节余的。
(3)“取消学校德育论”
学校管智育,家庭和社会管德育。
(二)德育必要性之论证
道德的三种境地:朴德、觉德与诚德
朴德:基于生物意义上的道德,拥有本能性;
觉德:出于对义务或责任的认识而形成的道德,康德:“合于义务”。
诚德:诚就是自觉了的不自觉,诚德是后天修养形成的,是高度自觉后的不自觉行为。康德:“出于义务”。
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与自觉性
道德生成的多源性与学校德育的主导性多源性:学校、社会、家庭。
主导性:德育主体;德育方向、内容;德育手段等。
第三讲德育内容论——德育教什么
主要内容
一、德育内容审查二、德育内容编订三、德育走进生活一、德育内容审查
(一)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
内容是由目标决定的,不相同时期的德育目标决定这一时期的德育内容。
问题:从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解析道德教育(狭义)的特色。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文革前
(1)50年代初:
小学德育目标:使少儿拥有爱国思想、公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帮、遵守纪律的优异质量。
中学德育目标: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爱祖国、爱
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的公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异质量。
2)1954年《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中学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
“是成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辨证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共产主义的道德。”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所有学校中,必定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见解(同财富阶级进行斗争)、公众见解和集体见解(同个人主义见解进行斗争)、
劳动见解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见解(同小瞧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主张劳心劳力分其他见解进行斗争)、辨证唯心主义的见解(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见解进行斗争)”。
4)60年代,中共中央《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
小学:使学生拥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等道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
中学:培养学生拥有爱国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渐对学生进行工人阶级的阶级见解、劳动见解、公众见解和辩证唯心主义见解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质量和革命意志,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反对财富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损害,逐渐成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观。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
5)十年凌乱时期:
学校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兴无灭资”、“防修反修”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
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1993年
6)1980年5月,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和《指导员》杂志题词:“奋斗作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
7)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8)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86年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指导目标的决议》、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纲》都把培
养“四有”新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