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嘉奖个人主要事迹十篇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嘉奖个人主要事迹十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嘉奖个人主要事迹十篇
第一篇:嘉奖个人主要事迹
某某,男,51岁,中共党员,现为x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科民警。从1979年穿上警服算起,他从事公安工作已经二十六年了,历任x镇分局副分局长等职务。1994年,他调入交警大队从事事故处理工作,他靠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喜爱,以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行,在事故处理这个特别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现将他的事迹汇报如下:
一、争做党员榜样,坚决政治立场不动摇
某某是一名中共老党员,平日里非常注意对有关政治业务学问的学习,注意对自身的修养,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到处为同志们起榜样带头作用,哪里艰难到哪里去,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是精彩的完成任务。
事故处理工作是交通治理中最苦最危急的工作,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冷,无论是星期假日还是深更半夜,报警就是命令,他做到了,而且做的特别精彩。除了事故现场的勘查调查取证外,他还得担当着调解等工作,加班加点已成了常事。每当有事故报警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在了前面。
在法律方面,他一名懂法守法的典范。事故处理工作涉及法律学问特别多,每天面对当事人解译说明法律规定,无论是现场勘查调查取证,还是追究当事人的交通肇事罪,他都能严格依法办事,从未消失过任何过失,真正爱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立足事故处理本职工作,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今年4月18日凌晨,春雨绵绵。2点42分,某某家的电话骤响,是保险公司的电话:有一辆平头货车翻入双河电站坝区30多米的沟内,车内4人被困,事态紧急。警情就是命令,7分钟后,交通科的事故现场勘察车疾驰在奔往现场的途中。坐在车中的某某一言不发,此刻,他深深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的涵义,他也感受到和生命赛跑的紧急。
半小时后,他到达了现场,看到当时的情景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一辆平头货车卡在了电站大坝进水口的挡墙上,下面是百余米深干枯的河底,货车在摇摆着,随时有连续翻落的可能。来不及多想,他马上找来了绳子拴在腰间,冒着跌落的危急开头接近货车。由于下雨的原因,山坡特别湿滑,他费了半天的劲,才下到货车的四周。由于受到挤压,车门严峻变形,车辆的不稳定又让他不能使蛮力撬别车门。他当心翼翼地用手将一块块变形的钣金尽量复位,但还是打不开车门。看着摇摆不定的车辆和车里困难呼救的伤者,来不及多想,他坚决打算用勘察车通过钢索牵引车门。这招奏效了,四名伤员被救了出来,由于抢救准时,四人的生命保住了。
还有一次,今年夏天的一个黄昏,x镇的王女士开着车往家走。刚刚过了一个红绿灯,前面突然蹿出一个推着自行车横穿公路的行人,王女士抓紧踩刹车,但是躲闪不及,车子还是刮上了那个人。报警后,某某和其他事故民警快速赶到了现场对事故进展处理。之后,他们又带王女士前往医院探望伤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在办理完全部的手续后,王女士出于好心还多给了伤者500元钱,但是,伤者家属却提出索赔两万元的要求,令她特别无奈。其实这事已经不在某某的职责范围内了,但他还是对伤者家属进展了急躁的讲解。由于伤者属于稍微伤,而且王女士担当了全部法定的费用,两万元的要求没有法律依据。直到23时多,他才处理完相关事宜,忙着奔赴另一个事故点了。
三、不辱警察使命,履行神圣天职
某某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他对人民群众布满感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和利益放在心中。他以不屈不挠、扎实坚韧的战斗精神和实际行动,侦破了不少的肇事逃逸案件,严惩了犯罪,爱护了群众,维护了社会的安静,塑造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光芒形象。xx年2月6日,松江河镇发生了一起肇事逃逸案件。接案后,某某同志和其他民警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冷,奋战六天六夜将案子侦破,这时已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他赶回家一头倒在沙发上,一睡便是十六个小时。妻子没有推醒他,孩子没有叫醒他,电话响了,他坐起来一看,说了一句有案子,就立刻向大队赶去赶去,此时已是大年初一。原来万良镇仁义村的彭某报警称:他骑摩托车时被一辆半挂车刮倒,造成人伤车损的交通事故,肇事车已被当地群众拦截。某某火速赶到现场。经查,出事地点在泉阳林业局境内,遂将案件移交林业警方处理。五天后彭某又报警称:他驾驶摩托车时被一辆大货车刮倒,造成人伤车毁的事故。彭某接二连三地被车撞伤,引起了某某的警觉,他通过缜密勘查和调查走访,最终识破了彭某的骗局。
原来,彭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获得赔偿后还赚了几百元钱。这时,彭某产生了邪念,他先后几次无证驾驶摩托车在201国道x县地方和林业局管段交界处踩点,企图制造交通事故来敲诈过往司机。正月初六这天,彭某骑摩托车想靠近一辆大货车时,被警觉的司机发觉,司机加速行驶,彭某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弄得手忙脚乱,一头栽倒在路旁,撞伤后,又滚落到水沟里,他忍着伤痛报了警,不料被慧眼的民警识破。
某某同志对公安交警事业布满热忱和忘我的献身精神,长期艰难的工作磨练,不仅练就了他果敢、刚毅、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而且培育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阅历。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公安事业,献给了x县县的父老乡亲。他以一流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阔干部群众的诚心拥护和爱戴,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一个优秀人民警察和共产党员的丰碑。
鉴于某某同志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特为其呈报个人嘉奖一次。
其次篇:嘉奖个人主要事迹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美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这段写在诸暨市消防大队城东中队营房黑板报上的文字,在深情缅怀一位50年前逝去的英雄,同时也在见证着一个个英雄的诞生。3月10日,诸暨市艮塔东路与高湖路路口一家小商品直销超市,消失重大火情。该市45名消防官兵经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才将大火扑灭。在战斗中,一名消防官兵荣耀牺牲,两名官兵身负重伤。但是,二楼以上65名被困群众全部脱险。
受伤的两名战士中,一名叫杨万东,是我市草堰镇三元村人。3月16日,本报特派记者赶赴杭州、绍兴等地,采访英雄本人和他的战友,了解英雄救火时的故事和目前的康复状况。
危难面前,他手提水枪冲进了火海
火警铃声是这天凌晨3点56分响起的。作为第一梯队的官兵,杨万东和他的战友们仅用了6分钟的时间就赶到了火灾现场。只见这幢7层商住两用楼浓烟滚滚,蹿到几十米高。起火点是一楼的“义乌小商品直销超市”。超市大门紧锁,里面发出噼噼啪啪的燃烧和爆炸声。17日上午,记者在火灾现场看到,整幢楼房,从1楼到7楼,墙面被浓烟熏染得一片漆黑。超市内更是一片狼藉,各种小商品没能彻底燃烧的残骸像碎石一样遍布在各个角落。
初步调查发觉,过火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呈U外形分布,整个着火空间陈设着一排排的货架,堆满了小商品。这使得水枪的水很难喷射到火场里面,但假如不准时掌握火势,整幢大楼都有危急。必需马上强攻!训练有素的消防官兵快速绽开了战斗。高压水枪持续喷射10多分钟后,火势慢慢有所掌握,楼上的群众渐渐被疏散。
这时候,围观的群众谈论说“店铺内可能还有人”。听到“里面有人”,消防官兵们打算佩戴呼吸机进入火场深处,侦查火情,搜救群众。这家超市经营的物品多半是化纤塑料制品,还有空气清爽剂等易爆物品,火势相当凶狠,浓烟更是滚滚。加上货架间距小、局部已经倒塌,搜救难度特别大。“作为消防员,我们都知道,那样的情形,进去了,或许就会出不来。”诸暨市消防大队城东中队代理副中队长陆建刚这样形容当时的危急状况。
作为副班长,杨万东没有丝毫的迟疑。他戴上近30公斤重的安全防护装备,一头冲进了熊熊烈火。其实,对于火场搜救的危急,杨万东也是心知肚明。就在他入伍的第一年,也曾亲眼目睹自己的战友王熙智因执行同样的任务而壮烈牺牲。
里面的形势果真非常严峻,火大烟浓,刺鼻的味道特殊重,天花板上的装饰物着火后,哗里哗啦地直往下掉。但消防官兵却看不到是从哪里落下来的,眼前只有探照灯射出的一根光柱,其它什么也看不见。超市开业才一天,原来就不宽敞的人行道上也堆满了各种杂物,搜救队员寸步难行,只得摸索着往前。
记者见到病床上的杨万东时,他的手指上缠满了胶布,膝盖上也全是伤痕。记者问他是不是搜救时划伤的,杨万东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根本就说不清晰,当时他想到的,只有搜救群众,侦查火情。
深入,再深入。每深入一步,危急就加重一分。杨万东提着水枪,摸索着向火场更深处挺进。并胜利侦查到了一处着火点。但他并不知道,临时砸破、紧急割开的几个排烟口根原来不及排烟、驱热,超市里的温度已经接近轰燃临界值,全部可燃物都将起火燃烧。轰燃对搜救人员是最危急的,那一瞬间,上层热烟的温度能到达五六百摄氏度,一旦吸入人体,就会致命。也就在这时候,超市中后部传来“嘭”的一声巨响,摆满空气清爽剂等日用罐装化学产品的货架突然爆炸,一股气浪,打向了杨万东。
更揪心的是,杨万东的呼吸机也损坏了死神一步步地向他靠近。
生死关头,他把生的盼望让给战友
幸运的是,那一声“嘭”的巨响,被换气后重新进入火海的战友徐波听到了。心知不妙的他抓紧用对讲机向外围队员报告险情,恳求支援。
摔倒在地的杨万东临危不乱。他在地上不断地摸寻,胜利摸到了一条水带,并顺着它困难往外爬。最终,赶来救援的队友发觉了杨万东。这时,他正好和队友石府伸在一起。兵龄稍短的石府伸也被冲击波击倒了,死亡的恐惊让他略显焦躁。火场太乱,救援队员只能先带走一人。当队友架起杨万东的双臂时,他坚决地指了指石府伸,要求先帮忙石府伸撤离火场。等到队员重新摸索过来,杨万东已经倒在了火海中。后来进入浙医二院抢救时,医生发觉他吸入了大量的高温有毒气体,肺部已经严峻灼伤。抢救中,医护人员通过医疗设备帮他吸引出来的痰液都是黑乎乎的,还混杂着大量的粉末状尘埃。浙医二院烧伤科医生潘选良说:“依据杨万东进院时的状况,稍有恶化,就可能窒息,并危及生命。”而记者从诸暨城东消防中队得知,被杨万东“让”出去的石府伸却没有受到任何损害。
杨万东从火海里被拖出来的时候,已经严峻昏迷,只剩下一点点的知觉。他的战友、代理副中队长陶国杰随后也被拖了出来,受伤更严峻,已经没有任何知觉。两人快速被送往最近的诸暨市人民医院江东分院治疗。但是,伤情的严峻让该院深感犯难,他们又被紧急转往浙医二院。一切发生得太突然,谁都没有预案到全部的状况。抢救车上只有一副氧气面罩,毕竟给谁呢?迷模糊糊中的杨万东好像感受到了大家的着急和犯难,他虚弱地张开了双唇,困难地吐出了“把氧气罩给队长”几个字。抢救车一路奔驰,杨万东的眼神始终死死地盯着他的队长。
经过浙医二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杨万东渐渐脱离了危急,并从重症病房转入到一般病房。躺在病床上,他心里想着的正是同样受了伤的副队长陶国杰。每次,医护人员来护理或查房,他总是要反反复复地询问“陶队长怎么样了?”17日,记者一行在医院探望杨万东时,他正半躺在病床,头歪向一侧,虽然还不能做大幅度的动作,看到家乡人来探望,还是挺快乐,顽强地挺了挺身子,坐了起来。交谈没几句,他也不顾记者是否熟识陶国杰,轻轻地说道:“感谢你们来看我,我感觉好多了,不知道陶队长怎么样了。”听得出来,在他虚弱的声音里,夹杂了些许担忧。护士告知记者,早些日子,在重症病房时,他的病床旁全是仪器,各种管子直插肺部,他一句话也不能说。不过现在,杨万东已经进入康复期了。
在这场大火中,城东中队副指导员田思嘉壮烈牺牲了。但直到现在,谁也没有将这个噩耗透露给杨万东。由于杨万东把每一个战友都当成最亲切的兄弟,平常总抢着干最累、最险的活。这样的噩耗,他肯定受不了。
究竟大家都知道,杨万东还只是个孩子。他23岁的生日还没有过。
勇敢背后,他是个不服输的大男孩。绍晨是诸暨消防大队城东中队代理指导员。他说,别看杨万东在火场特殊勇敢,实际上还是个大孩子。
受伤后,部队曾迟疑是否该将这个消息告知杨万东的家人。当时征求了他本人的意见,杨万东坚持不让部队发出任何通知。他天真地以为,只要部队不通知,父母就不会知道,也就不用为自己担忧。可谁知道,才三四天的光景,家里人就得到了消息,并匆忙赶往浙医二院探望他。望着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儿子,杨万东年近古稀的老母亲,泪水在眼眶直打转,一夜未眠。可杨万东还在纳闷:“妈妈是怎么知道我受伤的呢?”杨万东根本没有想到,他认为“很寻常”,“只是一个消防战士应当做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英雄的壮举,通过各大媒体,在祖国大地传颂,就连公安部和浙江省委的主要领导都作出了重要批示。一个向英雄学习的热潮正在浙江大地乃至全国各地兴起。
训练之余,杨万东还喜爱唱唱流行歌曲,是中队数得上的“歌手”。每次连队聚会联欢,他都会一展歌喉,为大家助兴。唱完歌,他会静静瞅着谁不给他鼓掌,真正一副孩子气。绍晨说,去年杨万东经过层层选拔,从绍兴支队300多名队员中脱颖而出,参加到40人的合唱团,参与了浙江省公安武警系统的文娱大赛,并获得第一名,受到浙江省消防总队的嘉奖。“那些天,杨万东欢乐得就像一只小百灵,成天哼唱着他的小曲,真是长不大。”陆建刚这样“开涮”杨万东。
这个孩子还是个很要强的孩子,什么事都不服输,努力要求自己当第一。在诸暨市消防大队采访时,记者看到一面战士业绩考核表张贴在墙。荣耀榜上,杨万东的名字赫然在目。今年1月,他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个孩子腰椎间盘突出还来训练。”陆建刚清晰地记得一件事。20xx年6月,在一次单杠训练时,杨万东失手落下,背部摔伤,医院诊断他同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需要长时间休息。让全体队员想不到的是,不到一个星期,杨万东恳求归队训练。当时中队领导说:“你有伤,好好休息,就不要参与训练了。或者,打个报告,申请换个岗位。”可是杨万东谢绝了领导的好意,一再表示“自己能挺过来”。在随后的训练中,杨万东从不落下。即使腰伤难忍,也竭力掩饰。但大家都能从他变形的动作中看出马脚。杨万东的室友说,他几乎每天都靠抹红花油来缓解伤痛。自己虽然有伤,但还想着帮忙战友。有一次,中队组织十层楼登高训练,战友刘林在登到八楼时,脚突然抽筋,一下倒在地上并发生抽搐。此时刚好登完十楼的杨万东二话没说背起战友跑步下楼,并帮忙战友按摩。
英雄的成长绝非偶然。就在今年年初一,他还参与了诸暨大唐商贸城火灾的扑救。在这场过火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战斗中,杨万东连续作业5个多小时,胜利救出9名被困群众,和战友一同爱护了商业城西面仓库和摊位。入伍两年多,杨万东共参与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800多起,抢救被困人员30余名,屡次受到诸暨消防大队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