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初级会计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级会计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10/25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级会计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级会计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是由【niupai2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章:
确认:是把一项交易或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确认。确认包括用文字和数字来描述一个项目,同时不仅包括项目的发生,也包括后来变动以及消除的记录。
初次确认:是对原始的经济信息进行确认,判断其是否属于会计核算范围之列。标准:是否能用货币计量
资产要素确认的条件:符合资产的定义,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要素的确认条件:符合负债的定义,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资产及负债的确认标准就是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一负债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收入要素确认条件: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增加并能可靠计量,经济利益必须从日常活动中形成
费用要素的确认条件:符合费用的定义,应与收入配比确认,经济利益会流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
利润要素确认的条件:利润=收入一费用利润是企业的各项收入抵减各项耗费后的余额。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标准就是利润的确认标准。
再次确认:是要确定在会计报告中,披露什么、披露多少、如何披露的问题标准:必须是能够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
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单位的计量属性,选择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常用于:盘盈固定资产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应用:交易性金融资产
(19)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其实质就是该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净现金流入或流出(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应用:常用于存货的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地计量。
是对经过确认而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数据,通过预先设置好的各种帐户,运用一定的文字与金额,按照复试记账的有关要求在账簿中进行记录的过程。
(22)会计记录的内容: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23)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
(24)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方法。采用复式记账发记录各项经济业务,能够全面、系统地反应各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反应经济活动的全貌。
(25)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取得的凭证要审核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6)登记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
(27)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28)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正确地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计价,可以考核经济活动过程中无话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程度,为在经营管理中正确计算盈亏提供数据资料。
(29)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实物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额,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财产清查是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式性、正确性的一种手段。
(30)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各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31)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薪金流量的文件,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32)编制会计报告需遵循的原则:以持续经营为基础,一致性,重要性,充分性,客观性,成本效益性。
(33)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1、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2、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企业的经营成果如何,盈利能力如何3、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企业的现金流量如何
(34)财务报表的分类:按反应的经济内容:资产负债表(静态报表),利润表(动态报表),现金流量表(动态报表)。按提供的对象: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内部会计报表。按编报时期:中期报表(月报,季报,半年报),年度报表。按编报到位:单位报表,汇总报表,合并报表。
(35)会计循环的涵义:是指企业将一定时期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依据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分类、汇总直至编制企业报表的会计处理全过程。
(36)会计循环的特点:会计循环是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顺序使用,会计循环是会计核算程序的循环,会计循环是各期会计经济业务的连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