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武汉两型社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两型社会.docx

上传人:xx 2022/11/22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两型社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武汉两型社会 】是由【xx】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武汉两型社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武汉两型社会
武汉两型社会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生活带来方便。
应城网讯: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机遇,以改革为先导,以汉应合作项目工作为着力点,以产业对接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和“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加快产业对接,引进武汉项目成效显著。加大与武汉的产业对接力度,以汉应合作项目为重点,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着力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投资规模大的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应城。市开发区引进的武汉新龙医药集团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医药生产与物流项目;引进的武汉回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为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为7000万元,生产微生态制剂、生物制药和氨基酸等高新产品。9月中旬,市开发区为包括这3家企业在内的5家武汉企业集中举行开工仪式,打造武汉工业园。长江埠办事处引进的武汉凯马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投资5700万元,生产农药中间体,产品出口欧美,正在试生产;引进的武汉康润公司是中南地区唯一一家生产改性沥青添加剂的企业,投资4000万元,厂房基本建成。东马坊办事处引进的十三香彩印包装项目是十三香集团应城麻辣鲜厂与武汉合作的一个独立生产区,该生产区占地60亩,投资5000万元,已进入安装设备阶段。武汉双马树脂厂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中。2022年,全市引进武汉投资项目30个,,,其中投资亿元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狠抓基地建设,与武汉配套能力加强。一是农副产品在武汉市场份额提高。农副产品以地产品入超、校地对接等形式,扩大在武汉的市场份额。2022年全市输出武汉农副产品销售收入9500万元。二是城市旅游功能增强。推进旅游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建立完善城区旅游道路、服务场所、景点景区的标识标牌,设立4处旅游服务中心,成立安吉旅游应城分公司,开辟应城旅游网,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来应城旅游总人数突破101万人,其中武汉游客60多万人;旅游总收入超过6亿元,其中武汉游客收入超过3亿元。三是两地科技合作成效显著。狠抓与武汉科研院所的项目及技术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恒新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锂盐电解材料,产品科技含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恒天公司5月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共建辐照交联研发中心,新上2500吨/年输液用非PVC多层共挤膜项目,总投资6300万元,完成投资5000万元。该多层共挤膜是当前医药包装行业最先进的产
品,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高,具国际竞争优势,,上缴税金1010多万元。2022年,全市新增孝感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有3家企业正在组建校企共建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车间。与武汉市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3项,,到位资金8000万元。四是人力资源培训与输出取得新进展。市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建设各单位狠抓培训、输送两个重点,采取多种灵活方式,积极向武汉及周边用人市场培养和输出高素质劳动力。2022年,全市培训劳动力9000多人,向武汉输出6000人。
寻求重点突破,“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进展顺利。一是加快推进城南新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应城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规划》,于7月完成初稿,示范区正抓紧建设,完成投资1亿元。二是推进盐化工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引导盐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盐化工业“两型”化。宜化双环公司被批准为湖北省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单位,规划建设21个循环经济项目,已建成盐硝联产等19个项目,正抓紧建设净化系统酸气循环利用等项目。新都公司、中盐长江公司等骨干企业也相继启动和实施循环技改项目,实现了废物排放综合利用。三是加快示范园产业发展。赛孚工业园是承接武汉化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2022年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武汉项目5个,总投资2亿元。
强化项目支撑,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全力抓好汤池温泉二期工程建设。汤池温泉二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于12月动工,计划新建五星级酒店、高端温泉会所等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000万元。二是积极推进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的实施。项目总投资56亿元,一期投资26亿元,10月获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取得建设“路条”。三是抓紧建设应城国家矿山公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投资3亿元,已通过省级评审验收,正申报国家级矿山公园,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大工作力度,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通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促进重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报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双环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项目、广盐华源公司锅炉改造项目作为2022年第一批实施计划下达,,。积极推进重点企业污染减排,全市全年安排COD减排项目6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7个,COD净减排量200吨,二氧化硫净减排量280吨。投入6000万元,对9家企业进行污染治理,依法关闭2家落后水泥生产企业,关闭拆除6家小型炼钒厂。
2022年,应城市委、市政府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武汉城市圈中等城市目标,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行业)倍增计划,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重点加强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旅游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汉应合作,加快实施一批“两型”项目,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应城在城市圈的地位和竞争力。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全面推动试验示范区建设。以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先导,建设“三大板块”,着力打造全国盐化产业基地、华中能源储备中转基地、全省一流温泉度假基地。
建设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示范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尽快完善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工业园区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企业成长上统筹安排。抓住华能热电联产、天然气地下储备库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引导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着力引进和开发上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资源附加值。同时,加大工作力度,紧盯全球化工企业500强,积极开展招商引进,力争在引进大企业、大品牌上有突破;着力引进与现有企业配套的项目,围绕盐化工、精细化工、调味品产业招商,打造全国盐化产业基地、华中能源储备中转基地和“中国味谷”,发展壮大精细化工产业。力争今年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1亿元。
建设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以武荆高速公路应城连接线为轴线,以市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园为载体,凝聚全市力量,汇聚优质资源,投资3亿元,加快推进城南新区30平方公里“两型社会”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园区聚集。重点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上下功夫,力争今年引进投资额过亿元项目3个以上,过5000万元项目10个以上,把园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区。以建设华中旅游名城和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西部旅游产业开发总体规划和五年发展规划。以“一泉一园”(汤池温泉和国家矿山公园)为主导,以八汤路旅游专线为轴线,重点抓好汤池温泉二期开发和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配套建设白杨农家乐、松林岗生态观光、五龙寺宗教文化园、渔子河山水休闲等景区,培育八汤线旅游休闲产业带。抓好旅游商品开发及旅游餐饮、购物和文化娱乐建设,加强旅游营销,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旅游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全省一流温泉度假基地。
进一步推动汉应合作。以产业对接为核心,加大与武汉的合作力度,把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重点放在引进质量高、成长性强、效益好的大项目上,推进产业转型。2022年力争引进武汉企业(项目)15个,。加强汉应两市政府及部门的联系与互动,建立两市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与武汉科技
合作,加大武汉科技成果在应城的转化力度。加快与武汉的交通接轨,推动孝(孝昌)仙(仙桃)高速、孝(孝感)应(应城)一级公路立项,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大与武汉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全面推进与武汉的同城关系。
全力推进“两型”项目建设。以“两型”项目建设为支撑,集中精力抓好一批重大产业化龙头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能源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华能应城热电联产、城镇集中供热管网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应城储气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近期开工建设。加快应城市新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改6”、鸿祥油品城二期、应城国家矿山公园、汤池温泉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竣工。积极策划包装一批“两型”项目,向上申报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对外招商引进,确保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
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抓好“五小”企业治理整顿工作,依法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石膏粉加工企业,全力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对重点企业实行跟踪监测管理,落实“一票否决”。大力支持湖北双环科技公司实施循环项目建设,在节能减排、回收废物上有新进展;全力招商引进治污企业,对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的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治理,实现废物排放综合利用、环境零污染,促进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加快道路、供水、排污、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建设一座10万吨(首期5万吨)自来水厂,集中解决东部居民和园区工业企业给水问题;调整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进一步做好园区环评工作,增强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承载力。加快推进城南新区30平方公里“两型社会”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集中财力,今年投入资金3亿元,加大城南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加快武荆高速应城连接线建设,争取5月建成通车。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以打造全省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为目标,切实抓好汤池、东马坊、长江埠等一批重点城镇建设,增强城镇聚集辐射功能。坚持把建设新农村与促进城镇化结合起来,以杨岭镇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为契机,继续采取群众主体、部门帮扶、财政“以奖代补”等办法,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镇村环境,重点抓好20个试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就业、社保、医疗、户籍管理等制度,促进农民有序转移、城乡协调发展。(
武汉两型社会之建言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
两型社会材料
定义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
两型社会
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08金融叶璐202201102139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中东部地区,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1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
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
两型社会
论“两型”社会及现行发展状况什么是“两型”社会,怎样发展“两型”社会,如何实现“两型”社会,“两型”社会的意义在哪,这种种的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课题。“十二五”规划中提......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