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第十章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
现代设备工程
本章学习目标和要求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机械设备诊断检查、拆卸与清洗的过程与方法;熟悉磨损零件、机械损伤零件常用的修理方法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修理方法。
学习重点:1、机械设备修理前的预检
2、零件的拆卸清洗与检验
3、磨损零件的修理
4、机械损伤零件的修理
学习难点:1、磨损零件的修理
2、机械损伤零件的修理
齿轮轮齿断裂
轴承内圈断裂
齿轮齿面塑形变形
轴瓦磨损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而造成各零部件的损坏。
机械零件常见的损坏形式有:磨损、变形、断裂和腐蚀损坏。
针对损坏形式组织合理。
第一节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修前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对需修设备技术状况的修前预检,在预检的基础上,编制出该设备的修理技术文件,作为修前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
修前的生产准备工作包括修理用主要材料、备件和专用工、检、研具的订货、制造和验收入库以及修理作业计划的编制等。
第一节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修前准备工作程序
注:实线为程序传递路线,虚线为信息反馈路线
一、预检
预检的目的是全面深入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和了解生产对该设备的工艺要求,为修理准备更换件和专用工、检研具,以及为制定修理工艺等收集原始资料。
预检时间应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而定,通常中小型设备在修前2~4个月内进行预检,大型复杂设备的修前准备周期较长,其预检时间为修前4~6个月。
预检主要是通过检查机械设备静态与动态下的状态,弄清设备的精度丧失程度和机能损坏程度。
第一节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机械设备的状态主要是指精度状态和机能状态
精度状态主要是指设备运动部件主要几何精度的精确程度,对于金属切削机床来说,它反映了设备的加工性能。对于其他机械设备主要反映了机件的磨损程度。
机能状态是指设备能完成各种功能动作的状态。它主要包括五项内容:
(1)传动系统是否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2)操作系统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3)润滑系统是否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
(4)电气系统是否运行可靠、性能灵敏。
(5)滑动部位是否运转正常,各滑动部位有无严重的拉、研、碰伤及裂纹损坏。
第一节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诊断运转主要是空载运转和负载运转。
空载运转诊断主要是由人的感官通过听、视、嗅、触诊断设备故障,也可通过故障诊断仪检测。
负载运转诊断是使设备处于常用工作状态,检查负载运转中故障的表现形式,尤其是振动、温升、噪声、功能丧失的加剧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工的试件判断机床有关零件,如导轨、轴承等件的磨损情况以及装配不当引起的精度性故障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由维修工人介绍设备的事故情况、易发故障部位及现存的主要缺陷。
、部位的磨损情况。
、变速齐全,高速时有无振动、噪声,低速时有无爬行,同时检查操纵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包括仪表、限位、联锁装置等。
。
(了解内部的磨损情况,掌握规律可不做)。
,清除故障,重新组装,保证机器在拆机前正常工作。
第一节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